
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談到『秋分』,人們首先想到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今年『秋分』卻有了另一層含義,就是中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是2018年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設立的。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既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也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更是一件讓農民倍感幸福的喜事。
豐收節詮釋著豐收的幸福。『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金秋九月,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看著春天的種子變成秋天的果實,農民心裡樂開了花。將這樣美好的時刻,定格在『中國農民豐收節』,讓全國人民與農民朋友一同分享累累碩果和滿滿幸福,正當其時。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從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探索規模化農業發展模式,到鼓勵新型農業主體發展農業、深化農產品加工,再到運用『互聯網+』為農業開闊新的發展空間、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農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糧食生產實現了舉世無雙的『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這些成績是農民心中實實在在的幸福。為幸福『保鮮』,讓幸福『翻倍』,中國豐收節意義非凡。
豐收節承載著被關懷的幸福。對於廣大農民而言,有黨的關懷和服務是一種幸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人,『三農』工作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更好解決『三農』問題,國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農民一個專屬的節日,傳遞出的是黨對億萬農民的深切關懷,億萬農民收獲的則是榮譽和幸福。以舉辦豐收節的形式,提昇農民的地位,提高農民的職業認同感,吸引更多的人纔和資金參與、支持農村發展,是黨服務農民的不變初心。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助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服務農民的紮實舉措。在黨的關懷和服務下,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變成現實。
豐收節蘊含著奮斗的幸福。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豐收是結果,播種、耕作、收割是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奮斗,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不懼艱苦的奮斗,是『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不辭辛勞的奮斗,是『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不分老幼的奮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鋤草施肥、翻土培土,春天播下的種子只有在農民的辛勤勞作之後,纔能變成秋天的果實。在豐收節裡,傳承農耕文化中的奮斗精神,既是對農民的贊揚,也是對新時代的回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美好藍圖也只有在廣大人民的不懈奮斗中纔能變成現實。慶祝豐收節,既要共享豐收的喜悅,也要感悟奮斗的意義,感知奮斗的幸福,為收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秋天果實,辛勤勞作、不懈奮斗。(艾佩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