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輪中秋月,牽動無數中華兒女的心,也喚起每個人心中淡淡的鄉愁。鄉愁,是院子裡婆娑的樹影,是母親手中的一縷飯香,是故鄉一抔溫熱的黃土,是寂靜夜裡的心潮湧動。鄉愁,是家國情懷,是文脈延亙,是精神依歸。
『鄉愁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離開了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習近平曾多次提到『鄉愁』,體現著人民領袖對國家、對人民的赤子深情。
撫今追昔憶鄉愁
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特別提到了一碗小小的牛肉粉。他說:『一個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記得住鄉愁,比如:小時候愛吃的東西。比如:貴陽的牛肉粉。』
習近平回憶,那是他上個世紀90年代到貴陽參加全國扶貧會,他當時任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也是分管農村和扶貧的省委領導。一天,習近平想嘗嘗當地的小吃,於是點了一碗牛肉粉當早餐。吃了一頓不過癮,還想吃第二頓,可惜沒時間了。
一碗牛肉粉,習近平記憶了二十餘年。他說:『每個地方都有讓大家留念的東西,不要小看這種幸福感,因為這種幸福感能留得住人。』
對於習近平來說,有這種幸福感的地方還有梁家河。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來源:新華社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到陝西考察調研,他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梁家河。
這個位於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5公裡大山溝裡的小山村,是習近平當年下鄉插隊的地方,他在這裡度過了7年難忘的知青歲月。
在這裡,他曾組織帶領群眾修路、打井、造淤地壩、辦鐵業社、建沼氣池,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在這裡,他真正懂得了百姓,懂得了自己是黃土地的兒子。
『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梁家河喚起的鄉愁,是一碗美味的酸菜,是質朴善良的村民,是共同勞動的記憶……
離開梁家河後,習近平時刻關注著這裡的發展變化。他先後4次給梁家河村民回信,表達惦念之情,並用『幾回回夢裡回延安』形容對梁家河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