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守島,靠得是恆心,更要靠本領。
在鎖鑰京津『鐵門閂』的膠東半島,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內,有國際特種兵比武冠軍,有自學成纔的『雷達專家』,還有不輸男兵的『女漢子』……真可謂是,人人身懷絕技,個個身手不凡。
『海防有我,祖國無懮!』伴隨著這衛國戍邊的誓言,他們中的一些代表出場了。
偵察兵張茂春:揚威國際賽場

張茂春
陸軍某海防旅教導隊隊長張茂春,是一個2004年12月入伍的『80後』。從偏僻的小島走向國際特種兵賽場,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新兵連結業考核,他成績排名全團第一;原要塞區軍事比武,他打破5公裡武裝越野紀錄;原濟南軍區偵察兵擂臺賽,他獲得『橫越山澗』課目冠軍;國際特種兵競賽,他和隊友奪得13個比賽項目中的8枚金牌……
訓練沒有捷徑,張茂春只是比別人刻苦。
2008年參加原濟南軍區偵察兵比武那次,讓他記憶猶新。參訓的37個課目,有35個他從未接觸過。怎麼辦?老辦法——加碼,吃『小灶』。
每天5次3000米衝刺,每周一次30公裡長途奔襲,每半個月背上35公斤行囊進行一次35公裡急行軍。除此之外,還有每天40次『100米衝刺跑』,每次都要在15秒內完成……
集訓6個月,張茂春磨破了4套迷彩服,穿破了6雙膠鞋,體重減了15公斤,結果他所有課目全優,贏得『飛人』美譽。
尤其是『安德魯波依德』競賽,這個北約組織為特種兵舉辦的年度軍事競賽,2009年中國首次受邀參加,張茂春所在小組總分第一名,贏得了國際同行的紛紛點贊。
頒獎儀式上,斯洛伐克國防部長說:『中國軍人不僅比賽取得了冠軍,他們敢於拼搏、不怕犧牲的精神,更加值得全世界軍人學習!』
一個從革命老區沂蒙山入伍的農家孩子,短短4年就完成了從海島連隊『無名小卒』到國際賽場『特戰精英』的華麗轉身,成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雷達兵管祥福:自學成了『專家』

管祥福
入伍26年的一級軍士長管祥福,自學成了一個士兵『雷達專家』。
正是士官院校畢業後那次觸動,造就了這樣一個『兵專家』。當時在偵察雷達操作考核中,業務精湛的他輸給了一名上等兵。原因就是他自以為炮瞄雷達和偵察雷達專業相差不大,疏忽了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
『由此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雷達兵,必須要下一番苦工夫、實工夫、硬工夫。』為此,管祥福主動申請搬進山上值班室,一住就是三年,忍受著周圍嗡嗡的噪音,反復練習目標的搜索、跟蹤、測定和標繪。
三年下來,管祥福硬是熟記了某型雷達3000多個元器件的位置和功能,掌握了110多種故障的排除方法。
成了一名優秀的雷達兵,管祥福沒有歇歇腳的意思。
雷達回波判別是門硬功,要掌握它很難。為練就這門『絕活兒』,管祥福利用節假日,徒步走遍了防區海岸線上的所有高地、突出部、燈塔、養殖區,到海軍博物館和駐地港口實地了解軍用艦艇和民用船只常識,並找當地老漁民請教潮汛、海流和船只的作業規律。
經過不懈努力,管祥福繪制出1000多幅具有典型特征的目標回波圖,總結了一套簡便易行的海上和低空目標跟蹤識別法,寫成一本8萬餘字的雷達回波判別參考手冊,在部隊推廣。
利用這一方法,對普通艦船能隨時發現隨時判別,特殊艦船也能在幾十秒內作出准確判別,作業速度提高數十倍。
通信兵王譜婷:練成個女漢子

王譜婷
23歲的王譜婷,已經入伍6年,是該旅指揮通信連副班長,外表柔柔弱弱,卻贏得了『軍中女漢子』的稱號。
剛入伍時,王譜婷的各項考核都不理想,尤其是越野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終點還遙遙無期,那時真是快崩潰了。』但一想到自己為什麼入伍,以及磨了父母3年纔如願的過程,王譜婷就『熬』了下來。
之後訓練時,王譜婷就在腿上綁著沙袋跟跑,別人跑3公裡,她就跑5公裡。無數個5公裡過去,她慢慢趕上了大家。
在有線班時,手臂力量不夠的她又遇到了困難。七八斤重的收放線車,壓在她小小的肩膀上,別說來回跑5公裡,就是走下來也有困難,收放線速度更是慢得不忍直視。
為了提高自己收放線速度,王譜婷制定了計劃,一有空就去訓練,每次都要跑夠10公裡,由慢變快,速度一點一點提高。那個嬌小的身影,成了訓練場上獨特的風景。
『堅持一點,再堅持一點……』女漢子就這麼練成了。
在今年旅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中,王譜婷取得了會議專業、女子共同課目2個第一名,並創女子400米跑紀錄。普經的『短項』都被她跑成了『長項』。
『雖然部隊訓練很苦很累,但我仍想堅守到最後。』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士兵的王譜婷,還在一步步規劃著自己的從軍生涯。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