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9月21日江蘇連雲港電(記者劉希堯)九月的開山島,瀝瀝細雨,海浪拍案,這個位於黃海前哨、我國東大門,環境惡劣、位置孤絕的島嶼,如今因為一個人的名字,已聲名遠播。
這個人就是王繼纔,三十二年的光陰,王繼纔和開山島早已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當記者一行踏上這座島嶼,去追尋王繼纔那曾經孤寂而又堅守的歲月,發現比淚水更有力量的是他給世人留下的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

圖為江蘇省開山島(劉希堯/攝)
信仰的力量:國旗昇起的地方就是我的祖國
從燕尾港乘船出發,在海面上行駛50多分鍾便能看到這個只有0.013平方公裡的島。2018年7月27日,王繼纔和開山島的故事被永遠定格。這天,守島32年的王繼纔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時間撥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時開山島由海防部隊駐守,1985年部隊撤編,江蘇省軍區設立了開山民島兵哨所,灌雲縣人武部曾先後派出十多位民兵守島,但因條件艱苦最長的一任僅堅守了13天。1986年7月,灌雲縣人武部政委找到了26歲的民兵營長王繼纔,王繼纔一口答應了此事,於是瞞著家人上了島。
無淡水無電,島上只有幾排空蕩蕩的營房、滿山的怪石、陡峭的懸崖和呼嘯的海風。王繼纔的妻子王仕花看到這樣的環境,想讓丈夫回家。王繼纔說:『祖國的島,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呢?』於是王仕花辭去了老師的工作,來到了島上,陪王繼纔一起守島。
三十二年,11680個日日夜夜,兩個人以島為家,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日復一日,從未間斷。這種在外人看來與世隔絕甚至不可理解的生活,在王繼纔心中卻無比的神聖『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然小,但它是中國的東門,我必須親自插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子昇起來,就證明有人在這守著,我要讓國旗永遠在島上高高飄揚。』

王繼纔和妻子王仕花每天昇國旗的地方(劉希堯/攝)
奉獻的價值:家國在心裡腳下便是力量
島上沒有電,王繼纔夫婦就用煤油燈來照明;看不了電視,收音機便成了他們了解外面唯一的渠道。三十二年,兩百多面昇起的國旗,二十多盞點燃的煤油燈,還有十幾臺聽壞的錄音機,構成了王繼纔在島上所有的生活軌跡。
島上艱苦的生活環境,王繼纔毫無怨言;每天日復一日單調、枯燥的生活,王繼纔也從不吭聲,唯一讓他內心感到不安的是對親人深深的愧疚。為了守島,他錯過了與八十歲老父親的道別,也沒能見上大哥最後一面,甚至大女兒11歲就被迫輟學在老家獨立照顧弟弟,而她結婚,王繼纔也只能抱著照片隔海祝福。
面對小家,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大國;面對繁華,他甘願堅守心底的清貧。作為王繼纔生前好友,顧保喬每次講到他的過往都忍不住失聲痛哭。『像他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我們現在身邊真是太少見了!』
開山島雖然孤懸海中,常人不願來,但卻是走私、偷渡等違法分子的『寶地』。1999年,孫某想在島上開辦色情場所。王繼纔發現後,立即向上級報告。孫某見狀便威脅他:『你已經30多歲了,死了還值。可你兒子纔10多歲,要是死了,就可惜了!』王繼纔毫不畏懼:『我是為國守島,就算死了,組織上也會記得我!你們要是敢乾違法的事情,就試試看!』
孫某見此計行不通,於是拿出一沓鈔票放在王繼纔面前。當時王繼纔每個月工資纔150元,大女兒輟學在家,兒子還在上學,蓋房子還欠了10多萬的外債。即使面對著家庭經濟的困難,王繼纔在巨大的經濟誘惑面前仍然嚴詞拒絕。惱羞成怒的孫某帶人把王繼纔拖到碼頭一頓暴打,還放了一把火,把他多年積攢的文件資料和值守日記全都燒成了灰。最後,當地有關部門趕到島上展開調查,最終將以孫某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守島的32年裡,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從未改變,先後向上級報告了9次涉嫌走私、偷渡的違法案件,其中6次成功告破。

王繼纔和妻子王仕花在海島上(資料圖)
堅守的忠誠:一句承諾一生踐行
這些年不少人都勸王繼纔放棄守島,面對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王繼纔內心也曾動搖過,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堅守。他說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抗日戰爭時期,一些戰士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不怕犧牲走在革命的最前列,這正是信念支橕著他們。與他們相比,我的選擇也不曾後悔。
與開山島親密接觸久了,王繼纔與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有了深厚的感情。他說島上雖然很苦,但有一種精神在支橕著他,有一種責任在鞭策著他。『只要能走得動,哪怕是再苦再累,也要看好這個門!即使發生什麼意外,我也願意長眠在這座小島上,看著每天昇起的五星紅旗。』
一句承諾,一生踐行。這些年,他先後榮獲感動中國十大候選人物、時代楷模等多項榮譽稱號。榮譽越多,王繼纔感到肩負的責任就越大。他常說,所有的榮譽和稱號都是黨和人民給的,這是黨和人民對自己的鼓勵和鞭策。自己只有用守衛邊防的務實行動,以一顆對黨和祖國的赤誠之心,纔能無愧於這些榮譽和稱號。

王繼纔所獲得的榮譽證書(資料圖片)
三十二年來,他和妻子就是這樣淡泊名利、欲望和浮躁,把自己的心靜靜地鎖在了開山島。王繼纔去世後,開山島民兵哨所迎來了3人值勤班,民兵胡品剛便是其中一員。胡品剛說,我們這批人都是在王繼纔事跡的感召下,主動提出申請來守島的。『雖然島上的環境很艱苦,生活也很枯燥,但是這段路王繼纔日復一日走了32年,我們一定會也踏著他的腳印盡心盡責地走下去。』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