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勝磊認為,橫跨歐亞大陸、串聯世界夢想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世界互聯互通的橋梁,更是沿線國家攜手共進的紐帶。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將與全世界攜手,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目標,向著更加美好的光明未來闊步前行。
在浩渺峻急的時間長河中,『一帶一路』已經走過五年。五年來,『一帶一路』不僅成為了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公共產品,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逐漸遠去,但危機造成的影響遠未消失,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乃至停滯期,美國單邊主義日趨明顯,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歐洲債務危機久拖未決。現在,全球經濟發展需要新動能,國際社會強烈呼喚更加平等包容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國際合作模式。
在此背景下,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同國際社會一道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新挑戰,還有效提昇了經濟全球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和普惠性。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與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英國『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的『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歐洲投資計劃等實現了政策或規劃對接。
如今,『一帶一路』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四梁八柱已經建立,『一帶一路』進入國際話語體系,寫入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以雙邊合作築底、多邊機制呼應、高峰論壇引領的『三位一體』國際合作架構初步搭建。截至今年7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簽署范圍自亞歐大陸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向深入,中國與其他參與國的相關經濟合作范圍、項目都會增多,提昇區域經濟合作水平和質量的任務也會更重,公共產品的屬性也將更強。從國際形勢來看,『一帶一路』所具有的公共產品特性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對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作用。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多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面臨相同的歷史境遇和發展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多開展協調合作,通過對話磋商,凝聚沿線國家渴望發展的最大共識,把維護國家利益與合作發展相結合,形成差異化、多層次的經濟合作模式,為沿線國家提昇經濟合作的質量效益,為世界經濟走出陰霾提供最有效的中國方案。
大道終致遠,海闊納百川。橫跨歐亞大陸、串聯世界夢想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世界互聯互通的橋梁,更是沿線國家攜手共進的紐帶。我們相信,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走向偉大復興的中國,將與全世界攜手,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目標,向著更加美好的光明未來闊步前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