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網絡安全能力和水平大幅提昇,取得顯著成績:以網絡安全法為核心的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明顯提昇,人纔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能力持續增強,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互聯網治理全面加強,網絡空間文明有序。
——網絡安全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形成。2016年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審議通過,這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首部基礎性、框架性、綜合性法律。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網絡產品和服務審查辦法(試行)》《關於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准化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纔培養的意見》等一系列網絡安全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正在推動出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等法規。
——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我國高度重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2013年以來,每年對金融、能源、通信、交通、水利等領域基礎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和評估,切實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公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等級測評、安全建設整改、監督檢查等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有效提昇了國家網絡安全保障能力。
——網絡安全人纔培養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和專業建設,我國2015年設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等7所大學被確定為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2018年中央網信辦、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規范促進網絡安全競賽活動的通知》,充分發揮網絡安全競賽活動在網絡安全人纔培養、技術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全民網絡安全意識明顯提昇。2016年,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六部門聯合印發方案,明確每年9月第三周在全國范圍統一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人民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家庭等活動,增強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提昇基本防護技能,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學安全、懂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圍。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