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昔日"打游擊"的民間集市 點燃家紡之都星星之火
2018-09-14 15:40:52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浙江在線9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南希見習記者白璐)你知道嗎,你家的毛巾、毯子、被子、四件套,也許都來自於一個地方——在江蘇南通的疊石橋,這裡的家用紡織品包攬了全國40%的市場份額。13日,『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全國網絡媒體行來到南通海門疊石橋,探尋改革開放四十年下的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

  『made in疊石橋』的家紡產品佔據了全國市場40%份額

  『游擊戰』下的民間集市

  奠基未來家紡之都

  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的興起頗具『民間智慧』:尚未實行改革開放的年代,農村經濟政策還沒有『放松』『搞活』,附近農民只能將自發、悄悄生產的服裝繡品及原輔材料拿到疊石橋這個『避風港』去銷售。兩縣地方乾部奉命來取締時,在疊石橋私下交易的小販們立刻卷起地攤,很快就溜了。海門縣的乾部來,他們就跑到通州縣的地界上;通州縣的乾部來,他們就跑到海門縣的地界上。等兩縣乾部不在時,他們就照樣擺攤交易活動。正是這種『游擊戰』,孕育了未來的家紡之都。

  疊石橋這種『游擊戰』的做法,也讓記者想到來自浙江溫州全國首個個體工商戶章華妹的故事。同樣在那個尚未改革開放的年代,在家門口擺攤的章華妹也是和執法人員『打游擊』,『投機倒把』做生意。

  『那時候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每個人家門口都有很多攤子,人一來,鄰裡們相互一喊,大家都端著各自的小小攤位往家裡跑,關上門。等到他們走過去了,再偷偷摸摸搬出來。』章華妹在采訪中告訴浙江在線記者。改革開放長跑中的幸運快跑者:回訪全國首個個體工商戶章華妹>>

  一如當年的溫州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隨著中國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疊石橋,江海平原上一個平凡而拙朴的地方,在改革大潮的衝擊影響下逐漸蘊育壯大。

  如今的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已形成規模宏大的家紡產業基地,『made in疊石橋』的家紡產品佔據了全國市場40%份額。目前,家紡市場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擁有2萬多間經營商鋪,形成了配套6500多家生產企業、帶動50多萬人從業的家紡產業集群,年外貿供貨額超過300億元,佔到了全國的10%,江蘇省50%。

  疊石橋中國家紡博物館

  從貼牌到自主設計

  政府助力下商戶生意節節高

  『疊石橋傳,清末道光,楊家窯主,募資造福,疊石築橋。橋名暮春,後易疊石,橋之相鄰,兩縣三鎮。方圓十裡,四方百姓,慣以橋邊,提籃擺攤。農副產品,各式各類,自由交易,遂成集市。七十年代,興修水利,獨立水系,拆橋建壩。八十年代,繡品興起,繡業成市,漸成規模。九十年代,市場壯大,崛起繡城,中華之最。二一世紀,紡織之城,家紡之都,名揚天下。集散基地,展銷中心、旅游勝地,購物天堂。現代市場,特色文化,引領中國,脈動世界。』

  浙江在線記者走進疊石橋中國家紡博物館,兩面牆上寫著這段話。這些成排的四字短語,濃縮地記錄著近百年來疊石橋家紡的起源、發展與壯大。

  家紡博物館記錄了近百年來疊石橋家紡的起源、發展與壯大

  2009年從遼寧南下來到江蘇南通的姚舜,用十年時間見證了『二一世紀,紡織之城,家紡之都,名揚天下』這一個個四字短語。

  『一開始我們在南通有一個辦事處,東北物產豐富,我們從東北為南通疊石橋家紡城提供原料。後來我們發現東北深加工比較少,2009年我到南通以後,就想著從單純的原料供給轉變為深加工。』如今已經是北寶家紡負責人的姚舜從此開始和疊石橋的不解之緣,也見證了一段中國家紡織行業的變遷。

  『現在十年了,從2009年賣原料,到2012年做OEM貼牌加工,到2014、2015年開始做ODM自主設計,我們也推出了自主品牌。』在疊石橋家紡城三期北寶家紡展廳裡,姚舜告訴浙江在線記者,15年之後,隨著消費昇級,消費者對蠶絲等原生態的產品更加認可,公司也實現了從貼牌到推出自有品牌,銷量翻了一番。

  在姚舜看來,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疊石橋家紡城和當地政府的幫助。

  『疊石橋在中國家紡業上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配套中心了,當地政府放水養魚,讓我們業主逐漸壯大,他們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政府經常主動幫我們對接,幫我們尋找合適的渠道、合適的單位,新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這種,都會為我們提供服務,等於是在教你做生意,讓你找到合適的人做生意。』正是看中了疊石橋優秀的營商環境,姚舜邀請在遼寧老家的朋友一起來南通發展,自己也簽了戶口,成為一名『新南通人』。

  博物館展品

  疊石橋家紡城VS義烏小商品市場VS海寧皮革城

  疊石橋家紡城的種種,很容易讓浙江人與家鄉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海寧皮革城相聯系。

  面積、商戶、產品

  疊石橋國際家紡城面積100萬平方米,擁有近1萬間經營商鋪,產品出口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義烏小商品市場營業面積超550萬平方米,匯集7萬多個商鋪,經營180多萬種小商品,商品出口219個國家和地區。

  海寧皮革城皮城商戶總數達到11100餘戶。

  商品市場試點

  2012年12月,商務部確定浙江省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江蘇省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浙江省海寧中國皮革城等3家市場作為首批試點的重點市場。

  到目前為止,國家商務部公布了三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其中,2014年浙江義烏市場采購試點成為唯一一個被列入第一批的市場采購試點;2015年,江蘇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浙江海寧皮革城則拿下了第二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范圍僅有的兩個名額。

  登陸資本市場

  1992年,『義烏小商品市場』更名為『浙江省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2002年5月9日,浙江中國小商品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1月26日,海寧皮革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7年9月21日,疊石橋國際家紡城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新三板上市。

  貨達五洲,財通四海。

  2017年,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市場線上線下年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超過30億美元。

  2017年,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達1226億元,同比增長10.9%;與此同時,義烏市電商交易額達2220.03億元,同比增長25.3%。

  2016年,海寧中國皮革城進出口有限公司全年完成進出口交貨值1.37億美元。

  不同地區的百姓用或類似、或不同的智慧,在歷史的實踐中,誕生了如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義烏小商品市場和海寧皮革城等產業集群,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釋放,生產資料的流通。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