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全面培養高素質人纔,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2018-09-11 11:25:34 來源:中國網  作者:江德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全國教育大會1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纔、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贏得教育纔能贏得未來。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濃厚的尊師重教傳統,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堅持『有教無類』理念,認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對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這一朴素原則奠定了我國傳統教育基石,歷朝歷代政府都將教育視為重點,興學育纔之風影響至今,並深深烙印在國人的腦海裡,貫徹在行動上。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現代國家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比拼的是綜合實力,需要全方位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人纔支橕,教育則是發展的根本,如果教育搞不好的話,就會成為無根之木,人纔培養跟不上,導致創新乏力,難以支橕長久的發展。由此可見,國家競爭本質上就是教育競爭,我國教育基礎薄弱,經過多年追趕,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需要堅定牢固信念,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培育合格人纔。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纔培養體系。我們正處於社會經濟轉型階段,打造高質量發展模式,培育市場新動能,提高科技水平,提昇國家競爭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均需要培養大量高素質人纔,提昇國民整體素養。如今,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發展主流,我國在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提高開放水平,各行各業都面臨全球化的競爭,在世界大舞臺上跳出華美舞姿,必然要具備高超的舞技,唯有實施全面教育纔能達到這個目標。

  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長期以來,體育和美育是我國教育的短板,經常被其它課程擠佔,未能完成教學計劃。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太差,近視率過高,影響到國民整體身體素質。國民審美水平普遍較低,對粗制濫造習以為常,難以培養工匠精神,不利於社會經濟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做老師就要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教育現代化離不開教師的現代化,特別是教學理念和教育觀念的現代化,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將最好的資源注入教育,讓教師擁有獲得感,讓教師成為人人都羡慕的職業,吸引更多高素質人纔進入教師隊伍,以形成良性循環。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舊的教育評價模式導向偏差,嚴重束縛了教育發展活力,使得人纔培養機制僵化,人纔普遍缺乏主動創新思維,無法適應未來的全球化競爭。可見,教育改革任重道遠,要站在國家與民族前途命運、全球化競爭的高度上,深刻認識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千年大計的戰略眼光看待問題,勇於破釜沈舟,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建立一套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教育評價體系。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