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聚焦『一帶一路』五周年】民心相通:加強交流 互學互鑒
2018-09-11 11: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周明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民心相通能夠有力增進相關國家民眾的友好感情,推動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中國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開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築牢社會根基。

  『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是目前亞洲裡程最長的自行車賽,致力於依托賽事平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文化體育活動,加強沿途交流溝通,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在各地打下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圖為車手到達終點。鄭平貴攝

  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社會參與

  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歡迎的橋梁和紐帶。2016年12月份,文化部發布《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提出要建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打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合作五個方面的任務。『有了這個頂層設計,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更加有效地開展好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文化部副部長丁偉說。

  近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日益完善,到2016年底已經和『一帶一路』相關64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定。同時,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還建立了各種區域性對話機制,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文化部長會晤、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部長合作論壇、中阿文化部長論壇等。

  『一帶一路』合作需要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目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重要文化機構間也建立起了直接合作關系。如正在推動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五大專業聯盟,這些務實有效的交流合作將直接惠及所在國民眾。

  文明交流提速人員往來頻繁

  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民心相通不斷深入,我國廣泛開展人文交流與合作,設立了『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培養大批行業領軍人纔和優秀技能人纔。

  促進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鑒,智庫交流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一帶一路』研究平臺達300家,參與『一帶一路』研究的外國知名智庫已有50多家。目前,中國智庫出版了400多本『一帶一路』圖書,國外知名智庫發表了100多份專題研究報告。

  教育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我國大力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承諾每年向相關國家提供1萬個獎學金新生名額。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華留學生達到20多萬。與此同時,2012年以來,我國共有35.19萬人赴『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留學。僅2016年我國就公派了42個非通用語種的1036人出國學習培訓,填補了9個國內空白語種。

  在出版、影視劇翻譯方面,我國已經與『一帶一路』相關1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互譯出版協議,翻譯出版了近100種優秀圖書,與15個國家簽訂了電影合拍協議,與一些國家簽訂了電視合拍協議。『國家還在加強影視劇的譯制播出工作,用對象國觀眾熟悉的語言,用對象國喜愛的演員完成中國影視作品的配音。』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說。

  『一帶一路』相關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擁有近500項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截至2017年7月份,中國已與24個相關國家實現公民免簽或落地簽。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一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之間就有3400萬人次的游客往來,其中中國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貢獻了2400萬人次的出境游客,同時吸納了將近1000萬人次的入境游客。

  打造文化品牌文化精品迭出

  柬埔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近年來,柬埔寨成為中國老百姓出國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距離柬埔寨『國寶』吳哥窟僅5公裡的地方,一座寫著中柬兩國語言的吳哥大劇院拔地而起。去年12月份投運以來,這座大劇院每天都會上演匯聚了中柬兩國眾多藝術家創作靈感的舞臺劇《吳哥王朝》,精彩的舞臺劇使這裡成為游客們游覽柬埔寨的新『打卡』勝地,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又一文化品牌。

  5年來,『一帶一路』國家彼此合作,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第四屆『阿拉伯藝術節』日前在成都正式啟動,通過集中展示中阿在『一帶一路』文化合作框架下的最新交流合作成果,進一步推動了中阿文化關系發展。中阿雙方還合作舉辦了阿拉伯藝術節、中埃(埃及)文化年、中卡(卡塔爾)文化年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動,著力打造『歡樂春節』『中阿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意會中國』等品牌項目。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正是『一帶一路』加強文化品牌建設、打造文化精品的縮影。丁偉表示,計劃到2020年能夠實現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規模達到3萬人次,建立1000家中外文化機構、開展100項大型文化年、文化節、文化周、文化日。可以預見,將有更多文化精品持續湧現。

  人文交流、互學互鑒,『一帶一路』是一條文明之路。一座座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引人矚目,一次次博覽會、旅游節熱鬧非凡,一場場論壇峰會、交流對話精彩紛呈……文明的種子正在『一帶一路』上播撒。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共建"一帶一路" 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