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推進融合,讓正能量更充沛
2018-09-10 13:57: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優化供給唱響正能量

  ——內容分論壇側記

  本報記者周小苑崔 璨

  去年國慶,『我愛你中國』歌曲快閃在北京地鐵一號線『人民日報』專列上上演;今年兩會,人民日報原創的『中國很贊』手指舞迅速刷屏……正能量宣傳不再是『我寫你讀』的單調形式,報網微端一齊發力,線上線下全民互動,纔是當下媒體深度融合帶來的新現象。9月9日,在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內容分論壇上,參會嘉賓各抒己見,帶來了一場『正能量內容供給側改革』的思想盛宴。

  從H5到短視頻,從現場直播到在線答題,順應當下傳播社交化、個性化的新趨勢,各家媒體可謂使出『十八般武藝』,讓『主流敘述』做得有趣、傳得更廣。

  形式有魅力,內容更要有定力。去年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後,網上有一些不實的言論傳播。『四川日報第一時間直播闢謠,讓真實信息跑贏謠言。』川報觀察執行總編輯鍾莉說。

  『內容輸出,可以輕松,但不能輕佻。』論壇上,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主任蘇怡說,『「故宮淘寶」之所以受熱捧,是因為它的幽默基於對歷史資料的認真挖掘。只有把牢內容尺度,纔能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偽科學、假消息也不斷出現。說起這些網上『牛皮癬』,與會嘉賓都深感不安。對此,騰訊新聞視頻總監王舒懷說,騰訊近期推出的闢謠小程序,正是為了將更多謠言一網打盡,還網絡一片清朗空間。

  搜狗總編輯孫彥新也表示,互聯網公司有責任用技術不斷優化渠道質量,『通過各種算法手段,增加正能量內容的曝光率,讓優質內容可以優先推薦。』

  『互聯網這個社會最大變量興起後,傳統媒體的平臺受到了很大挑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張濤甫說。在這樣的生態下,各家媒體『單打獨斗』,也難以滿足受眾對於海量信息的需求。

  去年8月,人民日報社推出『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實現了黨媒黨端間的互聯互通。匯聚信息、共享資源,黨媒平臺具備了更強大的用戶黏性。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主任助理、音視頻部主任王新玲認為,全國外宣資源融合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面對新挑戰,平臺驅動、信息共享,媒體纔能在內容供給側改革中跑出加速度、唱響正能量。

  技術促進融合提速

  ——技術分論壇側記

  本報記者季健明

  1個小時的錄音,5到10分鍾就可轉換為文字稿;通過機器人寫稿,體育賽事結果、財經信息可以自動生成發布……9月9日,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技術分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以『智能媒體—媒體融合未來之路』為主題,圍繞融媒體中心建設、人工智能應用、互聯網媒體安全等議題,邀請業界專家研討媒體融合發展的技術路徑。

  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應用到傳媒領域。商湯科技副總裁柳鋼說:『我們嘗試把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到采編流程中,輔助媒體工作者快速識別有問題的圖片和視頻,用技術賦能媒體。』

  科大訊飛品牌管理部總經理吳駿華認為:『人工智能和其他行業嫁接,主要是與行業專家和行業大數據進行融合。』據介紹,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轉寫等方面技術不斷取得進步,探索與媒體合作,解決策采編發審等環節的痛點。

  媒體融合發展,得益於技術的不斷創新,更離不開體制機制的創新。『我們的媒體融合下一步需要往基層下沈,要到縣級搶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輿論主陣地。』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認為,『要推動大數據技術和資源平臺、智能生產和傳播平臺、用戶沈淀平臺建設,讓融媒體中心發展壯大。』

  僅用99天,北京市延慶區完成了融媒體中心的試運營和掛牌。延慶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克瀛說:『融媒體中心建設,要發揮人纔作用。延慶基於現有人纔情況,通過按勞取酬、多樣化培訓、項目化第三方支持等措施,讓采編人員的工作更高效,更積極擁抱變革。』

  貴州安順日報社副總編輯、副社長王瑜說:『我們鼓勵創建融媒體工作室,培養全媒體記者。將向當地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技術服務、平臺服務等,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共融互通、共同發展。』

  互聯網在帶給媒體融合很多優勢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風險。『互聯網媒體網絡安全包含傳播渠道和傳播內容的安全,互聯網媒體應保證傳播渠道可控,並避免內容失真。』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認為,『應通過明確網絡媒體責任、開展安全宣傳教育、保障數據和信息安全等措施,強化媒體、技術力量等方面的合作,切實保障網絡安全。』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