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壯美黃河行】綠水繞城郭 清風拂面來 追溯大黑河蝶變之路
2018-09-04 16:53:45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作者:張巧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都說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靈氣,呼和浩特亦是如此。

  9月3日,『壯美黃河行』采訪團一行來到城市南郊的大黑河,這裡是近兩年市民休閑游玩的勝地,也是呼和浩特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據《水道提綱》記載,大黑河因其流域土質黝黑而得名,其蒙古名為伊克圖爾根河,是黃河上游末端河套平原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壩頂村,流經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玉泉區、土左旗,於托克托縣注入黃河,乾流全長236公裡,流域面積17673平方公裡。曾幾何時,這裡由於亂采亂挖砂石、傾倒垃圾、非法排污等問題,河道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尤以大黑河城區部分河段最為典型,曾是呼和浩特市民印象中的臭水溝。

  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宜居環境,面對河道頑疾,呼和浩特市政府於2016年4月11日開啟了大黑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正式拉開鐵腕治污的序幕。也是自那天開始,每一個居住在呼和浩特的人便深切地感受到了河道治理帶來的環境改變,也親眼見證了大黑河從最初的髒亂臭一點一點蝶變成今日的城市生態景觀帶。

  『真不敢想象,呼和浩特周邊還有這樣美的景觀,如果不說地點,大家一定猜不到這是哪裡。』同行的一位媒體記者感慨道。放眼放去,沿岸樹木蔥郁,花草芬芳,臨水步道和堤頂路上三三兩兩有人在悠閑地散步,遠處還有幾位老者在靜靜的垂釣。據大黑河防洪工程建設管理處綜合部部長白強介紹,大黑河城區段綜治工程從科爾沁大橋上游1000米至蒙牛大橋下游260米之間河道,全長12.7公裡。工程治理河段共布置6座擋水堰和1座擋水閘,共設置7級景觀水面,水面面積315萬平米。堤頂及邊坡綠化面積為24.45萬平米,堤內濱河步道31.89公裡,修建標准化休閑場地14個,碼頭3個,親水木棧道長約800米。

  目前,大黑河城區段防洪工程能夠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河道內的景觀水除了地表水,大部分都是利用再生水形成的,不僅創造出良好水景觀,而且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給游人及市民提供了優美的休憩、娛樂環境,具有重大防洪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