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雲游新疆】時光穿梭 在新疆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2018-08-30 16:19:37 來源:亞心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巨大的恐龍化石令人嘆為觀止。圖/昌吉恐龍博物館

  坐『時光機』回到侏羅紀時代,騎在一個高約兩米的仿真恐龍身上,穿梭於各種恐龍間;鑽入恐龍蛋裡體驗恐龍寶寶破殼而出的感覺,作為新疆最具特色的博物館之一,每天昌吉恐龍館門前人頭攢動,游客們在情景體驗區流連忘返。

  要了解一座城,先去它的博物館。日前,新疆100餘家各種類別、大小不一的博物館進入參觀高峰,成為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新疆必逛的景點,揭秘樓蘭美女、看恐龍化石、識礦石,各具魅力的博物館吸引著全國各地各年齡段的游客。

  自治區博物館內游客正在參觀。圖/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趙梅

  看恐龍化石聽礦石傳奇

  來自安徽的游客姚女士和男朋友專門來到新疆首家古生物博物館昌吉恐龍博物館參觀,一進門就被35米長的巨大的恐龍化石吸引,這是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公化石,作為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曾『周游』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國家。

  昌吉恐龍博物館陳列在新疆地區發掘霸王龍的祖先—五彩冠龍、大型獸腳類恐龍—中華盜龍、亞洲最大的劍龍類—准噶爾將軍龍、最早有喙的獸腳類恐龍。今年年初到現在這家博物館已經接待了有10萬人次的參觀者,其中包括100多個研學旅游的團體,還有一些親子游的團隊。

  我國有16個國內得到學術界認可的『恐龍之鄉』,其中新疆就佔有3個,所以許多游客到新疆都會選擇到恐龍博物館逛逛,其中知名的有昌吉恐龍博物館、克拉瑪依市新疆石油地質陳列館、吉木薩爾文化館。

  講解員為游客描述克拉瑪依博物館內文物背後的故事。圖/克拉瑪依展覽博物館

  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除了能看到距今1億6千萬年前吃素食恐龍蘇氏巧龍的化石,還能看到中國首次發現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完整的兩棲類脊椎動物烏魯木齊鯢。

  新疆有削鐵如泥的『兄弟』鈮和鉭、光彩照人的『姐妹花』銣和銫,新疆這幾種礦產資源居全國首位,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裡游客可以聽到這些礦產的傳奇故事。

  提到地質礦產,游客推薦到以"地質礦產博物館"享譽海內外可可托海三號礦坑去看看,沿著山洞往裡走能看見開鑿痕跡的裸露礦床,點綴著泛出星星點點熒光的『石英河』『雲母巢』,以及綠柱石、鋰輝石等珍稀礦種在岩層中最初的形態。

  穿越千年時光對話樓蘭美女

  新疆多種類的博物館集旅、學、研於一體,成為旅游的熱門景點之一。藏著不少寶貝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成為來新疆的游客必須『打卡』之地。自治區博物館旅游旺季的時候每天可以接待8000人次,淡季時每天也在5000人次,現在正值暑假期間,游客量每天都在增長。

  自治區博物館講解員帶領游客參觀樓蘭美女。圖/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趙梅

  隔著?亮的玻璃與樓蘭美女對話,靜靜流淌了3000多年的時光;通過VR數字技術『現場』體驗了克孜爾千佛洞;『實地』欣賞龜茲壁畫;一件件漢唐精美絕倫的絲織品。這幾日不僅有成人游客,參加夏令營的各地學生也是滿滿當當,看著大量漢—唐絲織品,毯、氈、絛帶、刺繡等古代毛織品,多種文字古代文字書寫的文書、簡牘,游客們總會發出陣陣驚嘆。

  博物館內的闢邪神獸。圖/吐魯番博物館

  新疆古代西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的重要場地樓蘭博物館,展示神秘的樓蘭古城總能勾起游客的興趣。

  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和西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到重要作用。樓蘭古城、米蘭遺址、小河墓地等歷史文物、人文資源是人們深入了解樓蘭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伏羲女媧像絹畫,出士於吐魯番巴達木墓地。圖/吐魯番博物館

  『特有的地域魅力、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新疆各類博物館也越來越專業,游客體驗也在提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張蕾說。

  憶崢嶸歲月揚奮斗精神

  雄師十萬到天山,且守邊疆且屯田。來自山東的中學教師王先生獨自來疆旅游,第一站就選在了石河子市。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上半年,參觀人次達到30萬,今年4月,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場景復原、幻影成像、沙盤模型……在新疆,哈密第十三師紅星軍墾博物館、阿拉爾市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也在以不同形式展現軍墾歷史文化。

  1909年,一批批石油工人在這片戈壁上艱苦奮斗,抒寫了新疆石油開采的歷史,這些珍貴的收藏目前都被陳列在克拉瑪依博物館。

  克拉瑪依博物館外景。圖/克拉瑪依展覽博物館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克拉瑪依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展示了克拉瑪依的石油工業由起步走向騰飛的歷程。』

  『孩子們參加了暑假研學游活動,在游玩中了解了石油提煉的相關知識,增強吃苦耐勞的精神』來自湖南的游客田先生說。

  聽手風琴聲感別樣情調

  一日四景、山花爛漫的塔爾巴哈臺山……在塔城,有手風琴相伴,景美、人美、琴聲美。手風琴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塔城至今,八十多年的歲月,它一直伴隨著塔城人的生活。當《美麗的塔爾巴哈臺》樂曲響起,那美麗的風景仿佛近在眼前。

  塔城市手風琴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手風琴博物館,館內收藏了中國、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烏克蘭等10餘個國家360餘架不同品牌的手風琴,最古老的一架已有150年以上的歷史。展臺上的手風琴顏色、形狀、材質、設計意圖各有千秋,都可謂經典之作,讓所有人忍不住拍照留念。

  現在每周的塔城『手風琴角』讓整個城市都變得很有情調。『提到塔城就會想到手風琴,提到手風琴就一定要來手風琴博物館,現在塔城手風琴博物館已經成為塔城文化旅游的一張名片。』游客徐女士說。

  隨著文化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博物館正成為深層次、高品位旅游產品的基礎。不斷打造文旅融合業態,推動『文化+旅游』發展,提昇旅游產品核心競爭力和生命力。

  文|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費璇實習生張琪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