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的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應運而生。18年攜手奮進,18年春風化雨,中非務實合作碩果累累,成為中非關系的『重頭戲』、『壓艙石』。中非貿易額從100多億美元增長到1700億美元,中國對非投資從不超過10億美元增長到1100億美元,中國現在已是大多數非洲國家主要貿易伙伴、工程承包商和投融資來源國。中非雙方合作實施了一大批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站、工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從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到喀麥隆的克裡比港,從北汽南非工廠到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一個個中非互利合作的成果拔地而起,正在描繪出明日非洲的嶄新面貌。
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中非雙方秉持共同、集約、綠色、安全、開放的合作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十大合作計劃』,中非合作呈現提質昇級良好勢頭。企業日漸成為雙方合作主體,非洲成為中國對外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向,投資運營成為更多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業務的選擇。
共同的夢想為中非務實合作提質昇級揚起風帆。當前,非洲正在積極落實非盟《2063年議程》制定的宏偉藍圖,建設和平繁榮和一體化的非洲。非洲各國也制定了加快本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希望早日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而中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在實現現代化方面擁有一些經驗和優勢,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中國夢與非洲夢相通相容,中國和非洲發展戰略次第銜接,雙方務實合作提質昇級前景廣闊。
『一帶一路』為中非務實合作提質昇級插上飛得更高更遠的『翅膀』。非洲是『一帶一路』的自然和歷史延伸。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非洲國家反響熱烈,紛紛表示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自身實現現代化提供更多的資源、手段和空間。南非、馬達加斯加、塞內加爾、盧旺達等多個非洲國家已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共同的挑戰使中非務實合作提質昇級成為雙方的必然選擇。當前,國際上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對各國發展形成巨大挑戰。中國同非洲向來風雨同舟,是前進道路上的同路人,雙方都倡導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系。津巴布韋朋友說,非洲國家都願意與中國加強合作。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中方同非方打交道,目的都是為了非洲發展,為了非洲人民生活美好。
在中非雙方孜孜以求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些人戴著有色眼鏡,偏執地、慣性地對中非合作說三道四,說什麼『中國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中國貸款加重非洲債務負擔』,企圖抹黑中非合作。說到『新殖民主義』,我們只有『呵呵』了。中國和非洲歷史上都曾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沒有誰比中非人民更了解、更痛恨殖民主義。相互尊重、平等對待、不乾涉內政等中非合作理念早已深入中非人民心中,同殖民主義所代表的傲慢、剝削、壓迫有著天壤之別。說『中國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不僅中國人民不允許,非洲人民也不答應。非洲朋友對此看得清楚,說的更明白:『有人說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這是別有用心。非洲人民經歷過殖民主義,知道什麼是殖民主義,絕不會被這種論調誤導。』
至於當前一些非洲國家出現的債務問題,這更多是發展中國家發展過程中『成長的煩惱』。非洲債務問題從來都不是中國造成的,中國基本上屬於『躺槍』。中國一向本著負責任態度提供投融資,同時積極鼓勵中國企業加大對非直接投資,探討公私合營等合作新模式,設身處地幫助非方防范債務風險。倒是有些人,對遇到暫時困難的非洲國家落井下石,甚至趁火打劫,企圖搶抓這些國家的經濟自主權。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國同非洲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和共同的發展振興夢想,中非合作早已融入時代發展的大潮,不會因為幾顆『酸葡萄』而放慢前進的步伐。在謀求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新征程上,中非人民將攜手前行,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