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雲游新疆】鳥飛魚躍水草豐 塔裡木河生態重煥生機引客來
2018-08-22 16:15:41 來源:亞心網  作者:康顥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夕陽下,一望無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野鴨、白鷺等各種鳥兒在戲水。站在新疆塔裡木河尾閭的臺特瑪湖邊,一片湖光『沙』色中蘊含著勃勃生機。

  塔裡木河尾閭臺特瑪湖。圖/塔裡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供

  來塔裡木河觀光的游客,現在很有眼福,可以看到塔裡木兔、沙鼠、跳鼠、沙蜥的蹤跡,也能拍到赤嘴潛鴨、紅嘴鷗、灰鶴、文須雀等近30種鳥類的『水鳥圖集』,塔河乾流下游植被物種已由17種增加到46種。

  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受到游客的喜愛。圖/通訊員龐博

  游客紀先生就在塔河沿岸的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裡,過了一個熱鬧難忘的生日。他和親戚朋友18人組團從上海來新疆旅游,『在這裡和親朋一起慶生很難忘,大家圍坐在篝火旁,看著大漠裡靜謐悠遠的星空,談天說地,有種遠離城市喧囂的輕松感』。

  『以前這片乾涸的剩個「鹽殼」,起風能吹一嘴沙,現在這兒竟又成了鳥兒的天堂,越來越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像我一樣搬走又回來了。沿著公路能看到數千只水鳥展翅而飛的景象,很壯觀。』在臺特瑪湖附近居住的牧民帕提古麗?阿帕爾看來,現在水天一色的自然環境離不開生態輸水的功勞。

  每年都會有許多游客到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游玩。圖/通訊員龐博

  塔裡木河下游19次生態輸水,累計輸送70億立方米生態水,相當於500個西湖;連續乾涸近30年的下游河道沿岸,如今植被又恢復了往日的郁郁蔥蔥,相當於100個天池的水面面積……

  航拍塔裡木河源頭。圖/塔裡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供

  『現在河道兩邊綠草青青,再不用去很遠的地方放牧了。』塔河下游若羌縣的牧民吐地?艾買提說,『前一年水漫過的沙地,第二年就新長出蘆葦,紅柳、駱駝刺、鈴鐺刺等植物也多起來,多年不見的狐狸、黃羊、野兔不時都能見到。』

  塔裡木河邊的胡楊。圖/若羌縣宣傳部

  看著兩岸綠意盎然的新生胡楊林,塔管局大西海子水庫管理站副站長徐生武沿著河道邊巡查邊說:『以前河道斷流後,不少胡楊死亡,乾流下游地區兩側逐步沙漠化,218國道多處路段常被流沙掩埋。』現在枯死多年的老胡楊,春天也都生綠葉了,塔河乾流中下游在塔克拉瑪乾沙漠與庫魯克塔格沙漠間,形成一道綠色生態走廊,阻隔了兩大沙漠的『牽手』。

  生態環境煥發的生機,得益於十餘年持續努力的積累。回望2001年國務院批復塔河綜合治理項目以來,國家投資107.39億元實施生態輸水、節水改造、生態建設保護等九大類措施,不僅讓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恢復,也給塔裡木河流域的特色旅游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騎駱駝在沙漠中賞落日餘輝,看百年胡楊奇特風姿,晚上吃著紅柳烤魚感受篝火音樂會……

  攝影愛好者呂女士從四川專門來看胡楊林,『在沙漠騎駱駝時,能看到寂寥的胡楊;在塔河漂流時,有兩岸郁郁蔥蔥的胡楊作伴。前者飽含滄桑,後者蘊含生機,一路看景,拍攝的靈感就這樣迸發出來。』

  兩岸郁郁蔥蔥的胡楊與塔裡木河相映成趣。圖/通訊員龐博

  塔河流域有全國90%的胡楊林,這裡有世界分布最密、保存最完整的胡楊林保護區,呂女士和朋友一行在這裡逗留了三日,覺得美景太多,時間不夠。

  塔河沿線的地州縣市也緊隨游客的目光,依托優勢資源開發旅游項目。在尉犁縣,沙漠游、漂流游、村寨游等線路,讓來自各地的游客、攝影愛好者都能找到喜歡的旅游項目。

  當然,愛好攝影的發燒友也能來拍攝野外生態大片,『在塔裡木河流域東南區域,有俗稱「沙漠鳥」的白尾地鴉,是新疆特有鳥類;涉水進入塔裡木河尾閭附近的康拉克湖濕地,胡楊蘆葦間出沒著塔裡木兔、馬鹿等野生動物,這在其他地方都很難見到。』新疆觀鳥協會監事張耀東說。

  康拉克湖濕地的反嘴鷸。圖/通訊員張耀東

  今年,共有12億立方米生態水輸入,繼續滋養日漸恢復生機的塔河流域,也為塔河沿線各地州旅游開發帶來了更多優勢資源。水鳥回歸、野生動物聚集的臺特瑪湖濕地和康拉克湖濕地,在蒼茫沙漠中延伸出綠色走廊的沿河胡楊林,正被納入若羌縣旅游發展規劃,讓各地游客在這裡都可以觀賞到塔裡木河流域如今的灼灼風姿。

  文|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康顥嚴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