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裡的老奶奶將自己曬乾的灰灰菜拿到梁倩娟(右)的店裡出售。本人供圖
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她從『隴上江南』的大山深處而來,用5年的時間,編織農村電商的絢麗花環。挖掘農產品資源、盤活農村閑置勞動力,她用瘦弱的身軀,橕起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希望。她就是梁倩娟,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水陽鎮石灘村的一名普通農家女。
5年前,她放棄外企的優厚待遇返鄉創業,借助隴南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的契機,開起了網店,將家鄉的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如今32歲的她,不僅是年銷售額近200萬的女電商,更是隴南遠近聞名的電商扶貧帶頭人,成為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
放棄外企優厚待遇回鄉創業,她說:這裡是我的根
在做電商之前,梁倩娟曾是廣東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員工,收入豐厚。
在一次回鄉探親時,她發現村子裡的核桃、蜂蜜等農產品由於沒有人來收購,都在家裡放壞了,實在可惜。『在外面打工期間,我發現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在大城市很受歡迎。我們隴南的純天然農產品很豐富,但是大家都沒有把它們給利用起來,有的放壞了,有的扔掉了。我就想著怎麼樣纔能幫大家把這些東西變成一種收入,不要把它們給浪費掉。』

梁倩娟和村民一起進山采土蜂蜜。本人供圖
正巧那一年隴南市委提出了『433』發展戰略,全市上下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梁倩娟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她希望乘著電商發展的東風,通過開設網上商店的方式,將家鄉的農產品銷售出去。
『雖說大城市的發展機遇更好一些,但是家鄉更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來建設的。我生長在這裡,我的根在這裡,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它變得更好。』
說乾就乾。2013年底,梁倩娟辭掉外企收入豐厚的工作,回鄉開起了淘寶店。她先是報名參加了縣裡的電商培訓班,在積累了一定的電商知識和經驗後,2014年,她的淘寶店正式開業,取名『隴上莊園』,專門銷售家鄉的土蜂蜜、老樹核桃、木耳等土特產品。
『不務正業』的她讓家鄉的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
梁倩娟回憶道,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家人以及村子裡的其他人都覺得自己是在『不務正業』。
『他們看我老是在電腦旁邊鼓搗,還經常拿著手機拍啊拍的,又沒弄出來什麼東西,還以為我是在玩游戲或者瞎胡鬧,覺得我不務正業。』直到後來梁倩娟的網店開始銷售出了產品,村民們纔發現,原來通過一臺電腦、一根網線真的能把東西賣出去。
他們開始半信半疑地把自己的核桃等土產拿來找梁倩娟賣,發現她這裡不僅價格給的比商販高,而且賣起來十分方便。以前村子裡的人如果要賣一些土特產的話,都要拿到縣城裡,來回的車費加上長途奔波,十分地不便。而現在他們只要有想賣的東西,隨時可以拿到梁倩娟的店裡來賣。

村民將家裡的土雞蛋拿到梁倩娟(右)的店裡售賣。本人供圖
土蜂蜜、土雞蛋、核桃、乾豇豆、灰灰菜……慢慢地,不只是村子裡的人,就連周圍的村子和鄉鎮,無論誰家有了好貨都會不約而同地拿到梁倩娟這裡賣。有些老人行動不便的,梁倩娟還會主動去他們家裡收購。
原來在地裡長老也沒人管的野菜,家裡吃不完最後只能被扔掉的核桃,現在都成了可以換錢的『寶貝』,銷往全國各地。整個村子都跟著梁倩娟掙到了錢。
從無到有,誠信經營讓她在電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萬事開頭難。梁倩娟說,『剛開始的時候店鋪開張很久都沒有接到一筆訂單,當時還是稍微有點失望的。』就在十幾天後的一個晚上,她突然聽到電腦傳來一聲『叮咚』的聲音,有人下單了!『我當時趕緊跑到電腦旁去看,一個山東的客戶買了一瓶我媽媽做的油潑辣子。當時真的是非常激動,雖然只賣出了一瓶,也就20多塊錢,但這是我接到的第一筆訂單啊!』
帶著激動和不解,梁倩娟主動聯系了客戶:『我這個店是新店,沒有銷量也沒有好評,你怎麼會在我的店裡買呢?』當時那位顧客回答道:『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第一次,任何店鋪也會有它的第一個顧客。我很喜歡這些原生態的農家產品,就讓我成為你的第一個客戶吧。只要你把握好產品質量,誠信經營,以後肯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客戶。』

梁倩娟正在打包產品。本人供圖
顧客的這番話讓梁倩娟深受鼓舞。在經營過程中,她熱情地接待每一位顧客,無論是一兩斤的蜂蜜還是十幾二十斤的果子,亦或是幾十斤的面粉,她都不厭其煩地認真回復,並在第一時間發貨。慢慢地,梁倩娟的網店打出了名氣,生意也越來越好。
現在,她的店鋪早已成為了優質店鋪,客源越來越廣,產品銷量也越來越高。2016年,梁倩娟注冊了自己的商標『隴涓豐』,並建立了自己的蜂蜜核桃糖的加工車間。目前,淘寶、微信等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總的年銷售額達180多萬元。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她幫助鄉親共同脫貧致富
電商業務越做越大的梁倩娟並未止於追求自己個人的成功,而是想辦法幫助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
在當地的農村地區有很多大齡的留守婦女,她們既不能去外地打工,在家裡也不能做太重的體力活。梁倩娟就組織她們來自己的店裡打工,利用空閑的時間剝核桃,一個月下來能有1800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讓她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把自己掌握的電商知識和開網店的經驗分享給周圍的婦女和殘疾人士,幫助他們開網店。

梁倩娟在2018年禮縣電商扶貧業務培訓班上分享自己的電商知識和經驗。本人供圖
為了更好地為村裡人提供便捷服務,2015年,她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立了石灘村電商扶貧服務點,免費幫當地村民代購生活用品、火車票、代發快遞、網上充值。
目前,梁倩娟的電商業務輻射帶動周邊300多戶群眾發展,其中包括100多戶貧困戶。
在今年的兩會上,梁倩娟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加大對電商脫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冷鏈倉儲、鄉村物流、農村電商人纔培訓、品牌打造和法律保護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希望自己能把更多基層群眾的聲音帶給國家,也希望能幫百姓爭取到更多好的政策。』梁倩娟說,『同時會繼續把自己的電商業務發展得更大更好,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中國青年網記者葉婉瑩)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