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光明論壇:讓愛國奮斗成為時代風尚
2018-08-16 11:28:3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愛國、奮斗、使命、擔當已成為新時代的熱詞,也成為新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內涵和行為特質。

  日前,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印發通知,要求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開展好這項活動,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發揮典型引導,讓愛國奮斗成為時代風尚。

  誓乾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我國知識分子一直有愛國奮斗的優良傳統。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90多年裡,廣大知識分子胸懷赤子之心,堅守報國之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築起了一座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兩彈一星』精神第一條,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回國不需要理由』『我們中國要出頭』。當年,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知識分子衝破層層阻礙,與祖國走在一起,隱姓埋名、默默效力,鑄就了共和國的『核盾牌』。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知識分子的楷模。

  詩人海涅說過:『誰不愛自己的祖國,他就不屬於人類。』王淦昌與鄧稼先,為研制『兩彈一星』,離家28年,家人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為了保密,王淦昌改名為王京。一年除夕夜,兩人在帳篷裡相互敬酒,鄧稼先對王淦昌說:『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此情此景,彰顯愛國情懷,展示奮斗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精神賡續,薪火相傳。一代代知識分子傳承老一輩人愛國奮斗的優良傳統,提昇著精神高度,創造出嶄新業績。黃大年是大家公認的『科研瘋子』,堅持『振興中華,乃我輩責任』;李保國把自己變成農民,堅持『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南仁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20年做一件事,只為打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巨型射電望遠鏡;鍾揚一生做著種子夢,只求守護祖國植物基因寶庫。他們把對祖國的忠誠之心,對知識的熾熱追求,轉化為報國豪情、奮斗激情,在時代的洪流中書寫出壯美人生。

  以身許國,何事不敢擔,何事不可為。愛國和奮斗從來都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要想建功立業,愛國是方向,是前提;奮斗是體現,是結果。『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如果空喊口號,而不去行動,不去奮斗,也不能稱之為愛國。檢驗一名知識分子是否愛國,不看表態,而看表率;不看說得如何,而看做得如何。黃旭華,為了祖國的核潛艇,30年隱居大洋荒島;林俊德,為了祖國的核試驗,52年紮根戈壁大漠……他們甘心做『沈默的砥柱』,以奮斗彰顯報國至誠,是真正的知識分子、大寫的科學家。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然而,也有少數知識分子,輕視了『大』,而追求『小』;輕視了理想,而追求私利。有的奉行精致的利己主義,總想讓『翅膀』掛滿黃金;有的喜歡出名掛號,總是急功近利,不願坐冷板凳,更不願一生只乾一件事;還有的缺乏科研誠信,不靠奮斗創業創造,而靠『借鑒』獲獎成名。諸如此類,背離了知識分子愛國奮斗的優良傳統,也難以做到與黨和國家、軍隊的發展同向同行。

  創業維艱,奮斗以成。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新時代國家競爭、軍事博弈,很大程度體現在人纔的較量、科技的比拼。與世界強國相比,我們的基礎研究還不夠深厚,原始創新還不夠豐厚,有些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還不能自主可控,還有一些『卡脖子』領域還未取得有效突破。所有這些都迫切需要廣大知識分子弘揚報國志,建功新時代。當年王淦昌題詞:『繼續努力,必須超過美國!』今天的知識分子,也要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報國志向,靠不懈奮斗、永遠奮斗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鍛造大國重器,爭取戰略主動。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廣大知識分子只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就一定能在本職崗位上書寫絢爛無悔的人生篇章,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桑林峰,系解放軍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