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與『立』的關系:整治『化工圍江』的故事
化工企業紮堆的長江沿岸,創造財政收入的同時,造成長江流域污染也日益嚴重。
習近平十分了解地方政府的擔懮:擔心整治力度過大影響財政收入,進而影響民生投入。
對此,他提到湖北宜昌的做法:
2016年以來,宜昌一手抓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化工過剩產能,推進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轉、搬』,防范化工污染風險;另一手利用舊動能騰退出的新空間培育精細化工產能,引導化工產業向高端發展。一『破』一『立』之後的2017年,宜昌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PM10、PM2.5濃度分別下降9.3%、6.5%,地區生產總值保持穩定增長。
宜昌的故事意在說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徹底摒棄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的老路,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進而致力於培育發展先進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好『鳥』,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只有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纔能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