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有困難找警察,派出所『包打天下』? 基層民警生存調查
2018-08-13 11:02:43 來源:半月談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導讀

  近年來,基層公安機關的執法環境得到一定改善,民警保障水平日漸提昇。然而,不必諱言,現實中既有『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感恩,也有『警察了不起啊,有本事你打我試試』的不滿。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會轉型時期利益訴求多元、各類矛盾交織,基層派出所面臨的工作局面千頭萬緒、越發復雜,甚至陷入『包打天下』的困局,大量非警務活動佔用警力、工作考核五花八門,許多基層民警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轉和身心亞健康狀態。就在記者發稿前夕的8月6日,四川仁壽縣一派出所所長和一名輔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犧牲。

  『萬能派出所』:清理小廣告、驅趕流浪狗……

  『警察同志,我兒子把鑰匙帶走了,你過來給我開下門!』

  『110嗎?我女朋友要跟我分手,你們能幫我勸勸她嗎?』

  『我兒媳婦不好好給孩子喂奶,這事警察得管管!你們快過來!』

  這是半月談記者近日在一些派出所蹲點調研時,聽到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接處警記錄。對處在社會最基層和矛盾第一線的派出所民警而言,這只是他們工作時所遇到困惑中的一部分。

  『群眾對公安機關的心理需求相當高,這份信任讓我們欣慰,但一些訴求也讓人哭笑不得。』四川成都市主城區一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說。即便是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報警需求,多數情況下民警依然會第一時間處警。

  多位受訪民警表示,『頭頂國徽、臂掛盾牌』的責任,會讓他們坦然樂觀地面對工作中的危險與艱辛。但令他們感到苦惱的是,無效報警、大量非警務活動等牽制了本就緊張的警力資源,基層派出所越來越演變為包打天下的『萬能機構』。

  『群眾有困難、找民警,這是好事。但有些部門放大了這句話,為派出所增加了大量非警務活動,甚至把本由他們承擔的工作也推給公安機關,影響到我們打擊犯罪和維護治安的主業。』西部某市一位派出所民警舉例說,當地要創建衛生城市,民警被要求全員出動上街清理小廣告;創建文明城市,民警要到處驅趕流浪狗……

  『上面下面條、底下打面團』,作為基層一線單位,上級機關布置的大量工作都要靠基層派出所來落實。而一些地方文山會海回潮、材料信息過多過濫、考核名目內容繁多,也讓基層民警身心俱疲。

  西北一位從警23年的農村派出所所長說,所裡曾在一個月之內收到分局下發的64份文件,其中40多份是安排具體工作的。該所轄區面積2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萬餘人,但僅有7名民警。『40多項都是重點工作,一個月只有30天,我們7個人不眠不休也乾不完。』

  派出所民警在『民生集市』上向群眾發放新辦理的身份證。彭源攝

  西部某市一位派出所所長告訴半月談記者,在他所在的區,上級機關對派出所的考核門類多達70多項,破獲各類案件的數量都有具體的指標要求,而有些不盡合理。

  『例如,破案數量是按月度考核的,但有些案子需要花時間去經營、深挖。迫於考核壓力,民警就只能去辦理一些小案、現案,無暇辦理大案。』這位所長苦笑說,這種考核是『月月都要麥子黃、月月都要糧進倉』。有的地方向被行政拘留、羈押的人員征求滿意度,一位民警反問:我抓了他,他能對我多滿意?

  更令民警懮心的是,在一些地方,執法環境局部惡化,一些自媒體對涉警事件的歪曲報道等,加劇了少數群眾對公安工作的誤解,讓民警流汗又流淚。

  西部一地級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民警說,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市發生暴力抗法和侵害民警權益的行政案件88起、刑事案件15起。許多民警在正常執法時,都遭遇過推搡、辱罵、恐嚇甚至暴力抗法行為。有民警說,自己在執法中曾被人打傷,對方卻高喊『警察打人了』,少數群眾圍觀起哄,他感到非常寒心。

  長期超負荷運轉,最怕夜裡電話響

  入伏以來,武漢連續多日高溫。武漢火車站派出所民警羅居奇正在站內巡邏。手銬、警棍、急救包、執法記錄儀、通訊電臺……他背負著六七斤重的警用裝備,警服完全濕透。隨身攜帶的計步設備顯示,他當天已步行超過兩萬步。

  『每天5點多鍾D5930始發,鐵路公安已開始執勤。每晚11點44分最後一趟D5925抵達,站區內依舊警燈閃爍。』武漢站客運值班員肖功峰說,守護安全,他們不知疲倦。

  在陝西省興平市,西吳派出所副所長張榮國已經3天沒有回家了。這是他7月18日的工作安排:早上6時起床,6時50分開會布置工作,7時50分和同事出門辦案,回來後接待群眾來訪。中午無暇休息,下午趕赴犯罪嫌疑人家中發放逮捕通知書,之後進村采集信息,回所後和同事分析案情……18時接班後,張榮國還要在崗位上再值守24小時,隨時准備接處警。

  『每年我有200多天在所裡住,一有案子就沒日沒夜。3歲的孩子只能托付給老人帶。』提及家人,張榮國一臉愧疚。

  武漢鐵路公安處烏龍泉東所民警冒酷暑巡查後進行『降溫處理』。胡金力攝

  四川省眉山市象耳派出所副所長楊柳從警10年兩次因公負傷,是一位揣著殘疾證堅持在一線辦案的刑警。他今年33歲,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很多。『辦一個案子,從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到羈押,根本沒有時間休息。』楊柳說,一個月裡他能陪小孩的時間不到兩天,這也是他作為父親最大的遺憾。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由於常年處在打擊犯罪、調處矛盾和服務群眾的第一線,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超負荷運轉已是許多基層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常態。

  『派出所工作的特點是生活不規律,遇到緊急任務、辦案或值班備勤,通宵達旦、放棄休假都是常事。上級公安機關一直鼓勵大家休年假,但許多人都放棄了。不是不想休,是真的走不開。』陝西省咸陽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化工開發區派出所所長張思強說,全所19名民警,大多患有心髒病、高血壓等職業病。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坐針氈,最怕夜裡電話響……一位民警如此描述自己工作時的心理狀態。不少民警因此積勞成疾英年早逝。被稱為『喇叭所長』的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分局歐廟派出所原所長吳繼革,安裝了3個心髒支架、進行了2處『心髒搭橋』手術,仍帶病長期忙碌於處警一線。2015年7月,在冒著高溫處置一起緊急警情時,他暈倒在地,生命定格在了46歲。

  『天天在流血、月月有犧牲』,一組數據佐證了公安民警工作的艱辛。湖北省公安廳今年1月的統計顯示,近5年來,湖北公安系統先後有55人因公犧牲、866人因公負傷、321人在職病故。2012年至2016年間,陝西共有46位民警犧牲在工作崗位上,402位民警在執行任務時負傷。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汪勇幫助一位社區群眾搬運物品。李一博攝

  優化環境、下沈警力,基層派出所亟須『減負』

  一些受訪民警認為,除機關與基層警力配比不當、各職能部門間履職合力不足外,缺乏維護民警執法權的保障機制,也是造成基層派出所負擔沈重的重要原因。『現場處置時沒有底氣,並不是因為害怕犯罪分子,而是來源於現實各方面的壓力,不敢果斷地執法。』一位民警說。

  采訪中,許多派出所民警也欣慰地表示,近年來基層的許多呼聲已經得到高層重視。今年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就提出,圍繞公安改革,解決管理體制不科學、力量結構不合理、警務運行不順暢等突出問題,提高職業保障水平。

  2018年7月2日,眉山市公安局園區分局象耳派出所民警在暴雨後搶險疏散群眾。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基層執法環境逐步改善,從優待警的政策也在不斷落實中:湖北省公安廳探索建立起以財政補助為基礎、商業保險為補充、民警互助為支持的『三位一體』優撫機制;陝西省咸陽市公安局出臺從優待警25條措施,提出『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健康上關愛、生活上關心』民警……

  然而這些還不夠。為讓民警安心、舒心、放心地在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和服務群眾等主業上有所作為,基層派出所還須『減負』。

  一是出臺並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優化執法環境,維護民警的執法權威和公信力。

  湖北、陝西、四川等地民警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探索建立一定范圍的容錯機制,為執法者壯膽橕腰,對妨害正常執法的行為敢於『亮劍』。

  二是推動警力下沈,夯實基層派出所力量。

  有民警呼吁,公安機關在公務員招錄時,宜對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有所傾斜,使更多有專業能力、熱愛公安事業的人纔進入警察隊伍。

  三是對公安機關特別是基層派出所職能進行精准定位,厘清警務和非警務活動的界限,列出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改變派出所『包打天下』的現狀。

  咸陽市公安局秦都分局茂陵派出所所長狄軍鋒建議,建立『110』報警電話分流機制,將各職能部門納入其中,依照職責劃分共同為群眾服務。

  四是優化合並考核項目,削減文山會海,將基層民警從繁重的文牘和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此外,切實落實中央和地方有關從優待警的各項舉措,關愛公安機關特別是基層派出所民警的身心健康。(記者:陳晨梁建強吳光於)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