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當穹窿突起、拱券高窗的教堂傳出悠揚鍾聲,巴洛克、拜佔庭、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等各種建築藝術流派在這裡爭奇斗艷。
這是一座坐落於黑土地上的城市。上可『九天攬月』,下可漫步百年老街,低頭就能尋到正宗俄式大餐,抬眼皆是歐陸風情。
這是一個84歲矍鑠老人眼中、手裡彌足珍貴的城市。在他的收藏裡有著關於這座城的點點滴滴,以及屬於他和這座城的重要足跡和獨家記憶。

2018年6月15日,第二十九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上,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哈洽會這個因對外開放而生的平臺,也必將隨著新一輪對外開放而不斷發展壯大。』
會場外,84歲的朱俊峰踮起腳努力往安檢門裡瞄了幾眼。『這人也太多了,過兩天再來吧,連續28年了,也不差這一天半天的』。

1934年出生的朱俊峰有很多『名頭』,但他最喜歡別人稱他為收藏者。朱俊峰打小就生活在哈爾濱,他收藏了數百件哈爾濱的老照片老物件,年限大多集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為哈爾濱市檔案學會常務理事、文史館館員,他對哈爾濱的歷史頗有研究,而他的生活經歷和收藏品更是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的翻天巨變。
【有內涵】沈甸甸數字背後 哈洽會的『前世今生』
1990年以後,哈爾濱這顆『歐亞大陸橋上的明珠』就與哈洽會結上了不解之緣。

『剛開始叫「中國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洽談會」,那時我56歲,1996年以後纔叫哈洽會』。這是一間8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分為裡外間,牆上掛的、桌子上堆的、地上擺的都是些灰不溜秋的老物件。朱俊峰熟練地跨過幾個盆子來到一堆證件前。『這是歷屆哈洽會的入門證,一屆都沒缺』。

『1990年的時候,哈爾濱也就秋林那片能看到幾個外國人,一聽要開展會,大家的熱情勁兒都來了。售票點在一個大客車上,車差點沒被擠翻了。展會當天,很多人6點多就在當時的省展覽館門口排隊,就為了看一眼外國人。那時的哈洽會僅有883個展位,10個國家、2500多名外商到會。之後每年我都去,眼看著場地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高科技也越來越多,自動噴藥的無人機、無人駕駛的收割機、燒氣燒油的節能鍋爐,以前想都不敢想』。挨個撫摸著入門證,朱俊峰蠕動了幾次嘴脣,似乎想描述具體的變化,最後只憋出來一句『哈洽會越來越熱鬧了』。

熱鬧的背後是一組沈甸甸的數字:2017年,哈爾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55.0億元,比上年增長6.7%,是1978年的139倍;2017年,哈爾濱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46元,同比增7.1%,是1978年的145倍。本屆哈洽會參會國家39個,商家1454家,展館面積8.6萬平方米,5天游覽展會人數超萬人,哈洽會已經架起了黑龍江聯通世界的金橋。

【接地氣】冬天的哈爾濱真的『很熱』
『現在幾個小時就飛到了,那時候還得泡秤,碰個胖子就超重了,得少上一個人』。朱俊峰翻出一張長10多厘米、寬五六厘米的硬紙板,『這是上世紀50年代去蘭州送檔案時的飛機票,飛了兩天,腿都坐軟了。憑這個票我帶回來2箱香瓜,把同事都羡慕壞了。』

『九幾年那會兒,半個點一趟車是常事。一下雪,路旁的乘客就成雪人了,我特意在車裡放了一個竹條,方便大家抽雪。』哈爾濱110路女子公交車隊駕駛員秦雅娟1990年起就在公交車上工作。『現在雪清得越來越及時,車都是汽電混合動力的,幾分鍾一趟,冬天車裡也都暖呼呼的。』
據哈市交通局公交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7年,哈市公交車數量增至近6000臺,公交線路總數達到228條,公交線網遍布全哈市。而讓朱俊峰念念不忘的哈爾濱機場,航線已增至183條,2017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881萬人次,繼續位列東北機場首位。

交通的高速發展催生旅游客流急劇增多,哈爾濱獨有的『冷經濟』越來越熱。作為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中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始創於1999年,目前已累計接待游客近2000萬人,近三屆的平均門票收入均超過3億元。
『冰雪大世界歷年的門票我都收著呢,那是哈爾濱在世界上的名片。』朱俊峰一臉自豪。

塔道斯西餐廳的百年變遷
朱俊峰永遠也忘不了1987年,那一年他評上了高級職稱,米面終於可以不用票買了,『比中彩票還高興』。他拿出一張綠色的票子,仔細地擦拭著。『這是1988年青島啤酒的購買券,一直留著,當時能賣兩塊錢,現在買啥都隨便了』。
今年60歲的趙成環對老物件同樣很上心,10多年來,她多次到俄羅斯學習並收集塔道斯西餐廳的歷史痕跡。
『1901-1920期間,塔道斯·戈裡高利耶維奇·捷爾阿科諾夫在中國大街與商市街(現中央大街與西五道街)開辦塔道斯西餐廳,那是哈爾濱最早的俄式西餐廳。塔道斯離開哈爾濱後,塔道斯西餐廳慢慢變成了五金商店。我當時就在五金店裡上班,被塔道斯的歷史和文化吸引了』。2005年,趙成環開始經營塔道斯西餐廳,她將整個地下室的500餘米空間按照以前的風格重新裝修,菜品也是嚴格按照高加索風味准備,百年老店重現中央大街。

『我每個月都會帶孩子來,這是哈爾濱最早的最純正的俄式西餐,味道好,孩子還能學西餐禮儀』。正在用餐的王先生說,10年前,父親帶他吃的第一次西餐就是在塔道斯,他要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剛開業的時候,中央大街上的平房很多,很多人都不會用刀叉,我和服務員反復教,交了很多朋友,大家紛紛在我這留言』。指著門口的留言牆,趙成環說,整面牆差不多成文物了。
近年來,哈爾濱的旅游業發展迅猛,中央大街的的人越來越多,2017年,哈爾濱接待游客量突破7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超過1150億元。
現在,趙成環已經把餐廳交給兒子經營,自己潛心研究俄羅斯文化。『這段時間正准備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取把塔道斯打造成哈爾濱又一張城市名片』。
【高大上】上九天攬月 大數據裡『暢游』
『前段時間的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我去了,大開眼界』。提起首次在哈市舉行的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朱俊峰很興奮,『能在海上通訊的衛星電話,能折疊的大鍋蓋,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沒想到哈爾濱高科技發展這麼快。』

朱俊峰看到的只是冰城高新產業高速發展的一角。
27年前,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空間光通信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衛星激光通信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譚立英教授發現衛星激光通信是一個國際前沿的研究領域,他立即投入研發。如今,譚立英教授和愛人馬晶教授組成的團隊科研人員已達百餘人,並於2017年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雙向5Gbps高速激光通信試驗。這一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5年前,哈爾濱航天恆星數據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線權中來到哈市松北區高新園區。『那時哈爾濱對於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還很初級,我們通過對遙感、導航、通信、無人機技術的綜合應用,建立了一套「天、空、地」一體化的城市數據立體采集網絡,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平臺支橕。現在輕易不會出現「拉鏈路」問題,還能自動控制路燈的「作息時間」,在滿足城市照明需求同時降低用電總量。』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哈爾濱積極進行供給側改革,打造科技孵化園區、大力發展衛星導航等高新產業,助推冰城產業轉型發展。
目前,哈爾濱有哈工大等51所高校,數百個科研機構,4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從事科技活動人員達到10餘萬人。
2018年6月7日,哈爾濱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規劃總面積493平方公裡,標志著哈爾濱新區建設步入新的階段,哈爾濱也拉開了新的發展大幕。
『哈爾濱發展的太快了,以後啊,我得收藏一些現代高科技的東西,多看電視和報紙,要不然,真就被落下了』。朱俊峰正在策劃辦個老物件展覽,他說不是懷念過去,而是銘記今天。
東北網、騰訊新聞聯合發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