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在擔任中央軍委主席之初,習近平三個『能不能』的『強軍之問』,響遏行雲,振聾發聵。
這三個能不能是習近平發出的『勝戰之問』,也是人民軍隊戰斗力建設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帶領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匯聚起興軍磅礡力量,書寫了強軍合格答卷。
頂層設計鑄和平之盾
2012年11月15日,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決定中央軍委組成人員當天,習近平主持召開新一屆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指出要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奪取軍事競爭主動權。
這是一次迎難而上的跋涉,也是一次革故鼎新的起航。
習近平把軍隊改革作為強國強軍的戰略抉擇,以塑造人民軍隊未來的大手筆大戰略,堅定推進改革強軍大業。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立起人民軍隊新的『四梁八柱』。
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2016年1月11日,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首次集體亮相;2016年2月1日,五大戰區成立;隨後,聯勤保障部隊亮相……短短數月,『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一支現代化的新型人民軍隊轉型重塑、浴火重生!
2016年4月20日,一身綠色迷彩服的習近平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軍隊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在希望的春天裡,抽枝發芽。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再造精兵勁旅。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習近平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優化軍兵種比例,18個陸軍集團軍調整重組為13個,空軍保持原有體量,海軍和火箭軍略有增加;大幅精簡非戰斗機構人員,充實作戰部隊,在總員額減少30萬的同時,作戰部隊員額不降反增。
——政策制度日益配套完善激發部隊內在活力。
2015年2月,《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印發全軍;2016年2月,《關於調整和規范乾部任免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全軍;此外,《嚴格軍隊黨員領導乾部紀律約束的若乾規定》《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關於加強軍隊基層風氣建設的意見》等也相繼出臺……
聞令而動,雷厲風行。改革期間,數十支部隊移防部署,3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出發;7個軍區善後辦擔負起為改革托底的繁重任務……
今天的人民軍隊在聚合與裂變中重塑再造、振翅高飛。在習近平的推動下,改革的深度、力度和廣度前所未有,人民軍隊體制、結構、格局、面貌煥然一新。
矢志強軍振民族雄心
『能戰方能止戰,准備打纔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習近平意識到,軍事領域的變化深刻而迅猛,新軍事革命正在顛覆戰爭樣式,我們必須到中流擊水,奮楫向前。
2013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鄭重宣告:『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強軍之『強』,是政治、打仗、作風整體重塑『全面的強』,是加快轉型發展『跨越的強』,是跟跑、並跑到領跑『趕超的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帶領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謀民族復興偉業,布富國強軍大局,立發展安全之基,標定了人民軍隊作為大國軍隊、強國軍隊的樣子。
2018年7月中旬,西北某高原靶場,8支空軍地空導彈部隊面對多方向超低空目標連續來襲,在夜暗和微光的條件下迅速佔領預備陣地,緊急架設兵器並抗擊來襲目標……他們正在為『金盾牌』這一空軍地空導彈兵的至高榮譽激烈角逐。

2017年7月30日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來源:新華社
2017年7月30日,內蒙古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1.2萬名官兵、600多臺戰車集結列陣,以征塵未洗的野戰陣容、戰斗姿態迎接人民軍隊90歲生日。
……
靜觀近年軍事訓練,春有大練兵、夏有大海訓、秋有大演習、冬有大拉練,實戰化訓練唱響『四季歌』、覆蓋全天候。從『跨越』系列到『聯合』系列、從『機動』系列到『紅劍』系列、從『神電』系列到『火力』系列……全軍戰士正鏖戰在廣袤的國土、蔚藍的蒼穹、浩渺的海洋!
統帥關懷暖全軍將士
『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要堅持士兵至上、基層第一,真正關心關愛官兵,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對官兵,習近平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他曾深情賦詩以抒胸懷:『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
一步一履總關情。
『到了你們這裡,七個大軍區我就都走到了。』2014年12月,習近平來到原南京軍區機關視察,親切交談中,飽含了愛兵情懷。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來到祖國邊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來源:新華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率先垂范,足跡走過諸多地方部隊。在破浪航行的戰艦上,他登甲板、進艙室,深入戰位了解訓練;在炮聲隆隆的演兵場上,他上戰車、入班排,觀摩實兵實彈演練;在滴水成冰的戈壁灘上,他迎著朔風,視察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內蒙古邊防,他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走進三角山哨所,仔細察看執勤設施和內務設置,他動情地對執勤哨兵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
深情話語勵兵心。
『我一直惦記著大家,特地來看看大家。』這是蛇年春節前夕,習近平來到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時,見到官兵們的第一句話。
『當兵多少年了?家屬隨軍了嗎?生活怎麼樣?』2015年3月12日,習近平在接見空軍某旅士官杜洪強時關切問詢。
他叮囑因救災而耽誤了婚期的陸航飛行員張尚年,『抓緊把婚禮辦了』;囑咐從事彈藥銷毀工作的工程師陳雪禮,『你們的工作很危險,要注意安全啊』;他勉勵某通信連女兵要珍惜鍛煉自己、報效祖國的平臺,不斷昇華人生理想,提高崗位技能,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強軍目標建功立業;他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格言,鼓勵武警新疆總隊某部特勤中隊官兵在復雜嚴峻的環境中磨礪意志本領,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
軍民融合譜興軍新篇
『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習近平高度重視軍地合力鍛造鋼鐵長城。
軍民同心,其利斷金。
2015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昇為國家戰略。

2016年11月9日,習近平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同正在天宮二號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親切通話。來源:新華社
從『神舟』號載人飛船到『天宮』號空間實驗室,從北斗導航系統到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從『墨子』號量子衛星到『悟空』號暗物質衛星,一顆顆運行在浩瀚太空的『中國星』,無不閃爍著軍民攜手的偉大智慧。
水下機器人、無人舟艇、雲數據加密技術……一系列軍民通用的高新技術成果熠熠生輝。
成都、上海、武漢、深圳、綿陽……一座座軍工重鎮和創新城市,軍民融合的新圖景呈現眼前。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在蒙蒙細雨中走進中國科技大學校園,與正在讀書學習的國防生們親切交談:『年青人在學校要心無旁騖,學成文武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報效中華民族。同學們好好學吧!』
在陸軍的戰車上,在海軍的戰艦上,在空軍的戰機上,在火箭軍的發射陣地上,來自清華、北大等國內知名高校的學子越來越多。
『強化開放共享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形成國防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號令響,風雷動,全軍將士枕戈待旦!
旌旗奮,起宏圖,中國軍隊初心如磐!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軍民攜手大步前行,奮力當好新時代『強軍』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