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衛星是指重量小於1000公斤的衛星,它們已經逐步成為我國航天科研的重點項目。我國包括『北斗』在內的導航、通信和遙感等衛星中都有微小衛星的身影。央視記者近日獨家探訪了國家微小衛星研發基地,近距離了解了這些具備『小身材、大用途』的微小衛星。

總工程師劉會傑向記者介紹,微小衛星的優勢在於非常靈活,適於新的功能、新的技術的實驗,非常便於實現。同時對小衛星來說,對發射的要求相對簡單,有更多的機會能夠進入太空,開展相關任務。

在研究院,記者發現了一個只有30公分長的微小衛星,該衛星叫做立方星,重量只有4到5公斤,搭載的載荷均是以芯片的形式呈現的。它也是目前我國研制出的體量最小的微小衛星之一,而像這樣一只手就能托起的小家伙卻能夠進入太空對地進行低軌觀測。分辨率達到100米,足以觀測大范圍的天氣現象或地面植被生長情況。

?

?如今,從這裡走出的微小衛星已經超過了30顆。據副院長梁旭文介紹,現在的研發任務已經排滿了接下來的兩年,陸陸續續會有更多的微小衛星進入太空。(央視記者王世玉周維欣)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驟風天氣頻至 阿城區城管部門及時排險2021/08/30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