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設不同起征點難度大?
在這次征集意見中,不少網民提出各地起征點應該不同,因為各地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差異較大。如網民『張芝故鄉人』就建議,『可不可以設置一個動態指標,每兩年或者三年按照工資的增長率向上調整。另外可不可以按照不同省份的平均工資設置不同的起征點。』
針對部分人認為各地起征點標准應該不同的看法,中國財科院張學誕研究員認為,各地實行不同起征點的難度較大。
除了起征點以外,中低稅率級距的擴大,也是一個直接降低稅負的體現。張學誕分析,《草案》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因此,大多數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稅負將會有明顯的下降。
單身群體多納稅存合理性?
『單身稅』說法的起因,源於我國現行個稅制度中僅規定了統一的起征點,沒有考慮不同個體的支出差異,而《草案》增加了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5項專項附加扣除,即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不過,能享受到這些優惠的基本都是已婚人士,單身群體無疑會相對多繳一些個稅。
目前,許多准備生二胎的家庭對專項扣除有著較高的期待。北京白領孫女士告訴記者,『目前一個孩子的花銷就已經讓工薪家庭吃不消,課外班的學費花費動輒數千元,如果子女教育的支出能夠抵扣個稅,會給年輕夫婦減輕一些負擔。』她認為,相比單身群體和丁克家庭,生兒育女對社會的貢獻度更高,應該享受更多個稅優惠。
首都經貿大學財稅學院的丁芸教授分析:『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反映不同納稅人生活支出的差異性。草案中提到的5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尤其像住房租金、子女教育等項目,對很多有住房壓力、撫養子女壓力的已婚人群更有利,也是一項合理的設置。』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則建議,與其引入很復雜的專項扣除項目導致征納成本很高且漏洞很多,還不如簡化稅制,將照顧特定群體的目標通過財政補貼等政策來實現,這樣可能更有效率。記者趙鵬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驟風天氣頻至 阿城區城管部門及時排險2021/08/30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