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夢·踐行者】從醫數十載他對待病人一絲不苟 下鄉扶貧致力"救心"
2018-07-28 18:00:55 來源:金羊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章海波正在工作中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章海波

  在休息日的凌晨,一輛專業監護型救護車駛入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藥大附一院』),送來一位來自清遠市連南縣的心髒左房粘液瘤危急患者。很快,廣藥大附一院心胸外科的主任醫師章海波主刀為患者做了手術,威脅著患者生命的『定時炸彈』終於被成功拆除。

  從醫數十年,章海波已經記不清救過多少患者了。到了退休年齡,這名『救心使者』仍不止步。他作為『特崗專家』赴粵北山區,來到廣藥大附一院創新托管駐紮地——清遠市連南縣駐點幫扶,繼續為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努力。

  -采寫:記者尹政軍

  -攝影:記者夏世焱王飛曾泓

  醫聯體讓患者受惠

  2014年7月起,廣藥大附一院創新性幫扶托管連南縣人民醫院,創立『省-縣-鎮』緊密結合型醫聯體模式。在這一模式的指導下,廣藥大附一院輔助連南縣人民醫院快速提昇醫療、管理水平,讓當地人民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這名危急患者房女士就是受惠者之一。她因多次暈厥被送往連南縣人民醫院,檢查發現心髒左房有一個巨大腫瘤,阻塞心髒二尖瓣口,隨時都有脫落栓塞、導致患者死亡的可能。連南縣人民醫院迅速聯系廣藥大附一院專家,遠程會診後決定由醫護團隊護送房女士前往廣藥大附一院行左房粘液瘤切除術。患者來到廣藥大附一院後,醫生歷時3個多小時為她進行手術,完整取出雞蛋大小的左心房粘液瘤,從發現腫瘤到完成手術不足48小時。負責本次緊急遠程會診及手術主刀的,正是來自廣藥大附一院心胸外科的主任醫師章海波。

  『60歲退休太早了』

  章海波出生在湖南郴州,高中畢業後做了知青。1977年,章海波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命運轉折——國家恢復高考了,他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就幸運地考上了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1982年,章海波大學畢業後就從事心胸外科醫療工作。1992年底,他調入廣藥大附一院工作,1996年任心胸外科主任。曾成功完成『法洛氏四聯癥根治』『完全性心內膜墊畸形矯治』『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矯治』『右室雙出口矯治』『改良fontan手術』等較復雜的先心病手術。

  作為一名從醫數十年的醫務工作者,章海波頭頂許多『光環』:優秀科技工作者、『救心行動』先進個人、優秀教師……『這些頭銜都不重要,對病人而言,我就是一名醫生。』章海波說,他對名利看得很輕,待在病房、守著病人,是他最大的愛好。

  2017年,章海波到了退休的年齡,他放棄了大城市舒適的『退休圈』,作為特崗專家繼續留在基層醫療第一線,常駐由廣藥大附一院托管的連南縣人民醫院,為基層醫療繼續發光發熱。『我一直覺得60歲退休太早了,對於我們醫療工作者而言,這正是黃金年齡。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這麼多年,我們有技術,有經驗,這時候如果退下去了,是浪費資源。』章海波說,他現在仍感覺精力旺盛,對工作充滿激情,他的家人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

  對待病人一絲不苟

  章海波做事認真負責,在醫院是出了名的。『章主任對我們要求很高,許多工作他都親力親為、言傳身教。』現在已是心胸外科骨乾的陳醫生告訴新快報記者他剛來醫院時的一段經歷:『當時我為一患者換藥,沒有注意患者體位的舒適感,章主任看見後嚴肅糾正了我,並親自示范調整患者身體的位置,詢問患者感覺體位是否舒服。』陳醫生說,當時他覺得章主任的批評是小題大做,後來纔明白,這些細節對醫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病人做完手術,我都會守著病人,看到他/她咳出第一口痰纔能放心。只有自己親力親為,纔能准確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狀態,纔能對癥下藥,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案。』章海波說。

  在廣藥大附一院心胸外科的走廊上,患者們紛紛與章海波打招呼。雖然章海波現在連南縣人民醫院駐點幫扶,但科裡有重大的手術,他仍會從連南驅車回廣州參與。這麼多年,章海波已無法記清救過多少人,但很多患者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如果害怕承擔風險,不敢給病人治療,那麼這名醫生是不稱職的。』章海波說,有一次,他接了一『法洛氏四聯癥』患者,在給患者手術開胸後,發現其『完全性房、室間隔缺損』。『此前的病情已相當復雜,開胸後發現的情況更甚!這手術有風險,但我現在清晰地了解病人的情況,也做過很多次這樣的手術,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情況除了手術別無他法可治。』章海波回憶說,在這個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他沒有猶豫,和家屬溝通、征得家屬同意後,他回到手術臺。幾個小時後,手術成功了。『如果醫生因畏懼承擔風險,而放棄了治愈病人的機會,那他永遠成不了一個好醫生。』

  下鄉扶貧致力『救心』

  先心病患者要進行手術治療,需要花費數萬元至十幾萬的費用,這對一些山區貧困家庭而言是非常沈重的負擔。有像章海波這樣的醫生為患者們的健康奔走,用精湛的醫術為他們重新找回健康的心,是患者們在不幸中的萬幸。

  從2005年起,廣藥大附一院聯合當地民政部門,以及一些公益機構,在醫保報銷的基礎上,由基金會等機構承擔一部分費用,醫院補助一部分費用,針對貧困先心病兒童開展心髒『救心行動』。十多年來,廣藥大附一院救心團隊輾轉粵東、粵西、粵北等貧困地區,篩查貧困先心病患兒,至今已為超過200名患兒成功施行先心手術,讓他們重獲『心』生,醫院為此被授予廣東省紅十字會『救心行動』突出貢獻獎。作為這項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和實施者之一的章海波,獲得了『救心行動』先進個人等榮譽。

  2017年初,章海波退休後作為特崗專家赴粵北山區,來到廣藥大附一院創新托管駐紮地——連南。他奔走在連南瑤山間,發現這裡的居民風濕性心髒病發病率很高,而且長期缺醫少藥,不少病人發展到晚期心衰,有的腦梗塞癱瘓。為此,章海波積極奔走聯絡,在他的建議下,廣藥大附一院、連南縣衛計局、連南縣人民醫院聯合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連南縣民政局,於2017年7月啟動『救治貧困風濕性心髒病患者-精准扶貧』項目。

  項目開展後,章海波除了常駐連南縣人民醫院為患者看病,更多是在瑤山間奔走,為了篩查病人,他幾乎走遍了連南的每一個鄉鎮。連南縣三江鎮有一對姐妹,患風心病多年。妹妹60多歲,已發生過心房血栓脫落腦梗塞,右側肢體活動不便;姐姐70歲,長期心衰,身體瘦弱。章海波了解到情況後,建議將她們納入到扶貧項目。現在,姐妹雙雙成功接受了換瓣手術,恢復良好,節省了十幾萬元手術費用。

  這只是例子之一,項目開展以來,在連南累計救助了貧困先心病兒童、風心病患者近40名。章海波也因此獲得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的傑出義工獎。

  『病人恢復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樂。』章海波說,他享受這種快樂,並將繼續為之努力。

  人物簡介

  章海波,1982年12月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留校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胸心外科工作,1992年12月調入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胸心外科,2014年晉昇主任醫師。1998年擔任胸心外科主任,1999年負責組建大外科ICU並兼任ICU主任2年,2007年被評為廣東藥學院優秀教師,2012年獲得廣東省紅十字會『救心行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醫院『優秀科技工作者』;2018年3月獲得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第三服務隊『傑出義工獎』。現任廣東省醫學會胸心外科分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