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誠信建設萬裡行】『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專坑老年人
2018-07-27 15:17: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今年7月上旬,在蘭州市城關區消費者協會的反復協調下,75歲的蘭州市民王先生纔將手裡的3款『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完成退貨,收回貨款7800多元。從幾年前熱衷於買保健品的『養生者』,到去年7月覺得自己購買的保健品『有貓膩』,再到經歷一輪『馬拉松式』的退貨過程,王先生現在已經成為一名老年人防詐騙義務宣傳員。

  保健品真能『包治百病』

  2015年,王先生在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買了螯合鈣、辣木和猴頭菇營養粉3款產品,合計花費1.3萬元。2017年,他又在這家公司買了兩份號稱『能治百病』的乾品乾細胞保健品,每份標價7980元。

  正是這個被營銷人員稱為『不朽』的乾品乾細胞產品,讓王先生覺察出了『不對勁』,『當時他們說得很神奇,讓我們把乾品乾細胞買回去後,按照他們提供的操作方法,加上葡萄糖、純淨水在培養基裡連續培養72小時,就能生成一種叫「百歲邦德母液」的營養品,服用後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

  患有老年前列腺病的王先生按照這個方式制作出了『不朽』的百歲邦德母液,服用一段時間,並沒發現有療效。更讓他吃驚的是,剩下的『母液』不到3個月就發酵了,『瓶蓋打開後,像開啟了啤酒瓶,噴出的泡沫有2尺高』。

  就在這段時間,王先生從媒體報道中看到了有關新聞,讓他確信乾品乾細胞所謂的『不朽』是個騙局。隨後,王先生找到該公司協商退貨,但經銷商百般刁難,並以不再經銷該產品為借口,給當地食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依法行政帶來了很大難度。

   『會銷』保健品的三大套路

  既然這些所謂的保健品並不具備保健功能,有的甚至還對身體有害,為何還有那麼多老年人上當?

  經濟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經銷商慣用的手段就是『會銷』,讓老年人陷入迷局。所謂會銷,就是指通過尋找特定顧客,以親情服務和產品說明會的方式銷售產品。在尋找顧客時,營銷人員一般會在超市、公園等老年人較多的場所散發傳單,並許諾在參加會議時,會得到雞蛋、洗衣液等小禮品或者享受免費體檢等服務,通過登記手機號等方式故意營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的熱銷氛圍。

  在老年人上鉤進入『會銷』場所後,經銷商往往會使用『科技牌』『親情牌』『返利牌』三大套路引誘老人上當。比如,王先生在購買乾品乾細胞時,經銷商就請來了一個所謂的『國家頂級科學家』,在現場聲稱該產品是自己承擔的國家投資數十億元的科研項目的成果,為了營造神秘感,還要嚴格保密不能透露姓名。有的『會銷』現場為了討好老人,營銷人員口口聲聲叫老人『爸爸』『媽媽』,並跪著捏腳、按摩;有的現場為老年人過生日,請老人吃飯,以此來套近乎。

  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警官馬向暉告訴記者,還有一些保健品在宣傳時,通過返利的形式吸引老人上當,『比如一款產品,讓老人花8000元現場購買服用,經銷商承諾一年後返還貨款,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非法集資』。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幾乎所有吸引老人參加的『會銷』都是在早上6點至8點進行,利用工商、食藥監等部門還沒有上班的時候打『時間差』,如果不通過專項行動,很難掌握現場證據。

   『灰色騙局』為何專坑老年人

  甘肅省消協副秘書長梁方認為,要預防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首先要正確認識保健食品,了解保健品與普通食品、藥品的區別。

  『目前,我國批准的保健食品只有27種功能,但一些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超出批准內容、虛假宣傳誇大產品功效等問題。』梁方介紹說,有的產品宣稱能夠『治療高血壓』『保護膝關節』『補腎壯陽』『改善更年期綜合征』等,而這些都不屬於國家允許的保健品功能范圍。因此,梁方建議,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要走出保健品能治病、迷信『高科技』、功能越多越好、保健品能保人長壽等消費誤區。

  馬向暉分析說,不法分子之所以盯上老年人群體,一方面因為老人在退休後生活圈子變得狹小,對外界新事物了解不夠,相關知識更新不及時,容易相信披著互聯網、高科技『外衣』的騙局;另一方面,空閑時間較多的老人對理財容易產生興趣,也致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為此,馬向暉建議,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去正規銷售渠道,不要輕信『會銷』場所的宣傳。對於理財產品,要有風險意識,不要輕信打著『高息』幌子的集資企業和互聯網金融平臺。同時,如果沒有專業的鑒定知識,最好不要購買一些所謂的收藏品和紀念品。因為這些產品價值不好界定,老人購買後往往只能吃個『啞巴虧』,達不到收藏昇值的目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陳發明)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誠信建設萬裡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