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赴『老北京非遺趴』感受非遺活態傳承
2018-07-26 11:29:49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文化傳媒網訊(記者王婭玲) 7月20日, 『第二屆「老北京非遺趴——燕京有八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作為2018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收官之作,本次活動選取『燕京八絕』為展示主題,通過嘉賓對話、展品展示、非遺技藝演示、老北京曲藝會等方式,借助直播技術實現線上與線下觀眾共同體驗非遺技藝,感受『燕京八絕』之美。

  現場觀眾欣賞京繡作品。王婭玲/攝

  現場觀眾欣賞景泰藍工藝品。王婭玲/攝

  非遺技藝綻放更大舞臺

  景泰藍制作技藝、雕漆技藝、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北京宮毯織造技藝、京繡、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北京玉雕、象牙雕刻八大工藝門類被譽為『燕京八絕』,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成為宮廷技藝的典范。活動現場,雕漆技藝以鮮艷的紅色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展示臺前,一位來自北京市門頭溝區的小學美術教師駐足良久,並向演示者仔細討教作品上的圖案和制作過程,希望能從這項非遺手藝中汲取到靈感,將獨具中國審美的非遺與現代美術教學結合到一起。花絲鑲嵌制作技藝的傳承人程淑美回憶起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的經歷仍然自豪不已。她說,設計『友誼勛章』是一件政治任務,能用自己50多年的花絲制作技藝為祖國爭光,為百姓服務,為祖國做貢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友誼勛章』顛覆了以往功勛獎章多圍繞五星造型的設計工藝,采用和平鴿、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以富含中國結、萬年青、牡丹花、玉璧、蘭草等元素的金色章鏈墜連章體。主章部分開創性地采用了『燕京八絕』中的花絲鑲嵌傳統工藝手工制作,幾易其稿,經過細心打磨,細如毫發的金絲經過掐、焊、編織等工藝最終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向世人展現了非遺技藝。金漆鑲嵌髹飾技藝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萬紫提到,通過不斷的創新,這項古老的工藝已經跨界更多領域。比如在古琴、揚琴等樂器上,私人訂制一些圖案。甚至在電視、家庭影院等電器的裝飾領域,也可以有這項非遺技藝發揮的空間。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