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保持艱苦奮斗的前行姿態
2018-07-26 09:49:18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艱苦奮斗精神彰顯著人民軍隊鮮明的本色,鐫刻著人民軍隊成長的鏗鏘足跡,蘊含著人民軍隊發展的制勝密碼

  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生活異常艱苦,吃的是紅米飯,喝的是南瓜湯,穿的是破衣裳,住的是茅草房,缺醫少藥,缺槍少彈,作戰頻繁。但紅軍將士沒有被困難嚇倒,始終保持著高昂士氣,以頑強的意志堅持斗爭。沒有食鹽就用牆土熬硝鹽,沒有軍服就自己紡線做衣服,沒有藥品就自己采藥辦醫院,沒有工廠就用土法修槍械。當時,戰士們創作了這樣一首歌謠:『深山岩洞是我房,青枝綠葉是我床,紅薯葛根是我糧,一心跟著共產黨,哪怕敵人再圍剿,頭斷血流不投降,只要堅持乾到底,總有一天見太陽』。憑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紅軍官兵浴血奮戰,一次又一次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保衛了根據地,壯大了革命力量。

  縱觀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漫漫征程,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猶如一根紅線貫穿其中。從井岡山的『紅米飯、南瓜湯』,到長征路上『啃樹皮、嚼草根』;從延安時期的『住窯洞、開荒山』,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小米加步槍』;從志願軍戰士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到戍邊將士的『戰風雪、斗嚴寒、抗缺氧』……無論面對多麼匱乏的物質條件、多麼惡劣的自然環境、多麼嚴峻的斗爭形勢,廣大官兵始終以革命樂觀主義對待困境,以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克服困難,譜寫出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凱歌。

  艱苦奮斗已經融入我軍血脈,成為我軍克敵制勝的傳家法寶。艱苦奮斗精神彰顯著人民軍隊鮮明的本色,鐫刻著人民軍隊成長的鏗鏘足跡,蘊含著人民軍隊發展的制勝密碼,使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當前,軍隊建設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迫切需要我們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傳承艱苦奮斗紅色基因,就要像革命先輩那樣不畏艱難,一往無前。長征途中,紅軍將士身穿單衣翻越『只見人上去,不見人下來』的雪山,高山反應強烈,挪動一步都十分困難。過草地時,糧食吃沒了就吃野菜草根,野菜草根吃沒了就煮皮帶和馬鞍皮。然而,條件越艱苦,紅軍將士的革命斗志就越旺盛;環境越險惡,他們的戰斗熱情就越高漲。正是因為『紅軍不怕遠征難』,纔能跨過滔滔急流、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克服千難萬險,從苦難走向輝煌。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險灘』『暗礁』,需要我們奮勇跨越。只有像革命先輩那樣信念如磐、意志如鐵,方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傳承艱苦奮斗紅色基因,就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奮發圖強。上個世紀50年代,西南軍區工兵部隊奉命修築康藏公路。面對地勢奇險、巨石嶙峋、終年積雪的作業條件,築路官兵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風雪、斗嚴寒、破峭壁、炸巨石,闖關奪隘,頑強拼搏,戰勝高原缺氧、寒冷、斷糧等重重困難,打通了入藏門戶二郎山,修築了一條長達2000多公裡的天路。在老一代革命戰士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深入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唯有勇於應對挑戰,迎難而上,敢於擔當,纔能拓荒奠基,開新圖強,成就夢想。

  傳承艱苦奮斗紅色基因,就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勤儉節約。當年,愛國將領續范亭在延安第一次見到朱德時,非常驚訝。他根本沒想到,身經百戰、威震敵膽的八路軍總司令,竟然穿著粗布衣衫,與普通的莊稼漢沒有兩樣。為此,他賦詩一首:『敵後橕持不世功,金剛百煉一英雄。時人未識將軍面,朴素渾如田捨翁。』這是人民軍隊艱苦朴素的真實寫照。而今雖然時代進步了,物質條件好了,但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不能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要向朱老總等老一輩革命家學習,工作上高標准,生活上低標准,不講排場,不比奢華,不攀氣派,以清廉為貴,以朴素為美,以節儉為榮,低調簡約,務實節儉。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惟奮斗者進,惟奮斗者強,惟奮斗者勝。習主席指出:『只有奮斗的人生纔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強軍興軍的重任,已經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容不得半點懈怠,必須高揚艱苦奮斗之帆,緊握艱苦奮斗之槳,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擼起袖子加油乾』,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的新作為、新輝煌。

  (作者單位: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

  Copyright ?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