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在行動】麻江縣農文旅園區建設激活脫貧攻堅新效能
2018-07-25 18:59:32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24日訊(記者 裴小閣)蜿蜒崎嶇的環氧馬路穿梭在郁郁蔥蔥群山之中,滿山的藍莓樹已經掛滿待收的果實,游客服務中心、藍莓產業工程技術中心、藍莓科普館等錯落有致點綴期間……這是日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走訪麻江縣東部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藍夢谷看到的場景。

  圖為麻江縣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影

  『藍夢谷只是麻江縣以藍莓為核心,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通過產業扶貧,帶領百姓脫貧致富示范項目之一』。隨訪的麻江縣藍莓辦主任文光忠介紹說。

  文光忠表示,以東部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為核心,積極推動中國農業公園創建,按照『農工一體、農旅融合、工旅互動,提一接二連三』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思路,著力構建『一山二水五園六寨』的空間形態,培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最高級形態和農文旅一體發展的最高端平臺,已然成為麻江縣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最堅固陣地。

  數據顯示,麻江縣藍莓種植面積共5.8萬畝,已經實現投產的有2.5萬畝,掛果面積25000萬畝,有機認證14500畝,涉及企業和其它經營組織51家。截止2017年,該園區全年總產量已經達到4000噸,實現產值計1.2億元。目前,園區內430戶有土地無資金無技術的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實現穩定增收,戶均年收入已達到3600元以上;有84戶貧困戶通過『特惠貸』資金入股參與經營,戶均年增收達4000元以上;有463戶無資金、缺技術、無勞力、少土地貧困戶,通過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參與加工廠生產經營,戶均年增收已達1600元以上;有540戶園區外貧困戶,通過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參與經營,戶均年增收也都達到1600元以上;有1381戶生態移民後分別入股到藍莓交易冷鏈物流中心、藍夢谷地球倉、戶外拓展運動中心等有經營性收入的固定資產項目。據統計,目前,共有貧困戶320戶450個勞力在園區實現就業,戶均年勞務收入達8000元以上。

  圖為麻江縣藍夢谷生態藍莓產業示范園休閑度假區一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麻江縣堅持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引領,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突出國家農業產業示范園和農業公園示范縣創建工作,著力發展藍莓、蔬菜、烤煙、生豬養殖四大產業,始終堅持科學治貧、精准扶貧、有效脫貧,按照『互動三區、融合三產、鏈接三方、實現三變』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運用『轉移安置、轉移就業、轉移扶持』的易地脫貧工作法,進一步完善了『公司+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農戶』的利益鏈接機制,正逐步加快實現園區內外貧困戶利益全覆蓋。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