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自身努力,不是自我設計 ——培養造就新時代可靠接班人③
2018-07-25 10:48:5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現實生活並不存在這樣一種『公式』:只要我們在一端輸入自己的纔智,另一端就馬上會得出『昇遷』『嘉獎』的結果

  『很難說清,我在青海做了什麼,但很清楚,妻子和孩子付出了什麼。朋友說,你失去的,永遠也不會補回來。我無法反駁,但還是堅信,付出的,一定會有意義。』這兩天,一位援青乾部的日記在網上傳播廣泛,感動了不少人。在廣袤的大地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年輕乾部紮根在基層,奮斗在一線。他們一不為名、二不圖利,就想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點實事,以奉獻詮釋青春。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年輕乾部『要沈下心來乾工作,心無旁騖鑽業務,乾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強調『要教育引導年輕乾部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矩』。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引起廣大年輕乾部強烈共鳴,也促人深入思考:年輕乾部應當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又該樹立怎樣的事業觀、價值觀?

  將個人成長自覺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知易行難。細察當下,並不是所有年輕乾部都能做到勤勤懇懇、甘於奉獻。有的乾部熱衷於搞自我設計,混基層經歷,為個人昇遷『鍍金』;有的人醉心於『晉昇路線圖』,乾一點事就想著『回報』,剛剛提拔就琢磨『再上一個臺階』;有的人『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感覺單位『廟小』、崗位『屈纔』,乾工作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走關系』『找門道』上。長此以往,不僅心態會失衡,變得患得患失、牢騷滿腹,也容易蛻變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盤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願盡職擔責、勤勉奉獻。這些現象警示年輕乾部:自身努力不等於自我設計,材質疏松的『速生樹』終究長不高,愛抄近路的人終究走不遠。

  相比起來,另一類年輕乾部則能夠紮紮實實地挑起為政一方的擔子,樂於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雖然一開始提拔調動看似不那麼順風順水,但是卻在撲下身子的過程中廣接地氣,在辦成好事實事的過程中歷練成熟,在聯系群眾的過程中交上基層朋友,在應對復雜情況的過程中摔打磨礪。只有這樣的年輕乾部,未來走上更重要的領導崗位時,纔能做到決策有分寸、執行有力度、服務群眾有感情、遇事有辦法。

  是做『溫室花』,還是去『墩墩苗』?這裡可以感受到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一種是把為老百姓做事、為黨和國家工作當成『梯子』,目的就是『昇職』;另一種則是當成『事業』,目的是『鍛造』。只有走後一條路,纔能最終成長為可堪大用的人纔,纔能真正享受到實現價值、造福一方帶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

  當然,不搞自我設計並不是說年輕乾部就不應該上進。追求上進與自我設計的區別,就在於真正的上進者,從來都不是為一己之私而精於算計的人,他們除了踏實做事、勤勉工作,也會主動把個人發展與黨和國家事業、群眾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現實生活並不存在這樣一種『公式』:只要我們在一端輸入自己的纔智,另一端就馬上會得出『昇遷』『嘉獎』的結果。相信組織、相信群眾,依靠實乾、奮發有為,年輕乾部纔能贏得乾事創業的廣闊空間,真正實現人生價值。隨著乾部培養選拔機制的日益健全完善,那些『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的優秀年輕乾部必將脫穎而出、大量湧現。

  《論語》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孔子問弟子子游,是否有心儀的人纔。子游回答說,有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走路規矩、不抄近道,沒有公事也不到我的住所來。古人選人用人的智慧,對於新時代選任優秀年輕乾部,仍然具有啟發意義。『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鑽營、不設計,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努力成為德纔兼備的優秀人纔,這樣纔能立足本職崗位,成就事業也成就自我。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