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誠信建設萬裡行】大量APP用戶遭遇『注銷難』 誰剝奪了消費者的『被遺忘權』
2018-07-25 09: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來,上海白領曹芳芳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母親去世了,但曾經使用過的APP應用的賬號卻無法注銷,『大部分應用可以找到注銷選項,但都要求提供注冊時綁定手機的驗證碼,即便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也不能注銷。我母親換過手機號,舊手機號早已找不到了』。

  如今,APP賬號注銷難被用戶頻頻吐槽。一項調查問卷顯示,75.9%的受訪者遇到過APP賬號難注銷的情況,62.9%的受訪者擔心APP賬號注銷難導致賬號被盜用。

  從記者自身體驗來看,除了微信、淘寶等手機應用注銷賬號相對簡單外,大部分APP用戶在注銷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要麼注銷選項非常隱蔽,比如新浪微博注銷選項隱藏在6層頁面之下。要麼在注銷時需要提供大量隱私信息,比如直播應用『花椒』需要提供注冊賬號前兩個月充值記錄。更有大量網貸類APP,無論是否使用過其服務,只要注冊就無法注銷賬戶。

  據介紹,APP注銷難並非新問題,相關部門一直在密切關注。今年1月份,工信部就曾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後,為用戶提供注銷賬號服務。

  互聯網法律專家、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介紹說,《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明確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後,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並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否則,管理機構將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還可以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賬戶注銷,實際上就是「被遺忘權」。用戶可以選擇在搜索引擎上不能搜索到自身信息,或者要求網絡服務商注銷自身賬戶。』趙佔領說。

  為什麼APP應用服務商『明知不應為而為之』呢?『注銷難主要是因為用戶數據和個人信息本身具有價值。同時,用戶規模往往是企業獲得投資的關鍵數據。此外,3萬元以下的罰款數額,意味著違法成本低,很難起到震懾作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安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表示,『注銷難』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因為服務商的利益訴求,用戶數直接帶來估值,用戶數據被平臺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所以哪能輕易放棄。

  然而對於用戶來說,『注銷難』意味著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比如,用手機號注冊APP的用戶,如果更換手機號後未能及時注銷相關APP,舊手機號被再次投入市場時,其APP賬號很容易被他人控制,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趙佔領說。

  在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看來,大量無法注銷的賬號還有可能被『黑灰產業』盜取密碼後利用。比如,用戶經常會發現,朋友棄之不用的微博賬號開始大量轉發營銷信息,成了『僵屍水軍』。『其他注銷方式,需要用戶提交更多隱私數據,同樣增加用戶信息泄露風險。』李鐵軍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陳靜)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誠信建設萬裡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