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搜 索
中國企業在盧旺達紮根發展、和諧共生
2018-07-23 16:43: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多年來,以中國路橋、中國土木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在盧旺達紮根發展,辛勤耕耘,以勤勞和汗水贏得了盧旺達人民的尊重和贊美,譜寫了中非合作互利共贏的華美篇章。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中國企業修建的道路和地標性建築隨處可見,在建工地也多是帶著中國企業標識的大型設備和穿著中國企業制服的施工工人。據統計,僅中國路橋在過去40年間就承建了26個項目,累計修建公路1200多公裡,佔盧旺達現有公路近70%。中國路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盧旺達,承建了大量公路、機場和供水項目,中國路橋盧旺達總經理李劍波自豪地告訴記者,盧旺達人民腳下的路是中國企業鋪設的,中國企業修建的道路質量過硬、設計合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一個是1974年開工的基加利至盧松姆道路,該項目由中國政府援助建設,被譽為非洲的樣板路。另一個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優惠貸款支持修建的基加利市政公路,總長度36公裡,獲得了盧旺達『美化環境特殊貢獻獎』,7年後該項目又獲得了盧旺達『優質工程獎』。盧旺達前參議長、前基礎設施部長恩塔武庫利亞約表示,中國路橋是1994年盧旺達戰後第一家返回盧旺達的外國公司,與盧旺達政府和人民共度時艱、攜手前行,中國路橋已成為盧旺達家喻戶曉的可信賴品牌。

  中國土木集團1983年進入盧旺達,援建國家體育場,該項目從竣工之日起就成為盧旺達舉辦重大活動和體育賽事的首選場地,至今運行良好。在首都基加利,許多地標性建築都是由中國土木承建。其中,基加利的最高建築『城市塔』共計20層,總高92米,全玻璃幕牆,帶有觀光電梯,自建成就成為盧旺達人自豪的地標性建築,也被譽為盧旺達經濟飛速發展的有力佐證。此外,盧旺達社保局總部『雙子塔』大樓,由兩座外觀相同、高15層的大廈組成,造型獨特且不失美感。M.Peace商業中心共計15層,集公寓、商場、寫字樓於一體,是盧旺達目前最大的單體商務中心。中土集團盧旺達公司總經理王磊告訴記者,一定要去『遠景城』看看。中土公司承建的『遠景城』大型住宅綜合社區項目,是盧旺達《2020遠景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采用了中國的乾硬性鑲貼、模板支設、大理石乾掛等先進施工工藝,堪稱當地房建技術一項革新,其順利建設並投入使用,不僅成為基加利城市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也為盧旺達人民實現安居夢、宜居夢提供了一個樣板示范工程。

  中國企業在盧旺達的發展,不僅提昇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了城市環境和居住條件,更為可貴的是,為盧旺達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培養了一批專業人纔,帶來了先進技術,引進了科學管理方式,為盧旺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動力。以『遠景城』項目為例,該項目施工為當地提供了3000個就業崗位,其中包括大量技術含量較高的設備操作、維修、實驗等技術崗位及項目現場管理崗位。王磊說,回想中土公司剛剛進入盧旺達市場時,當地幾乎沒有建築行業的技術工人。正是隨著包括『遠景城』在內眾多項目的實施,在中國工長和管理人員的培養下,不少當地員工從普通勞動力提供者成長為具備較強技術能力的專業技工,有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操作手,也有瓦工、木工、水電工、鋼筋工、電焊工等各種技術工人。

  中非友誼源遠流長,中非合作歷史悠久。在盧旺達,中國企業與當地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盡心助力國家發展。面對自然災害造成的公路塌方,中國企業不計報酬,率先趕赴現場搶修;面對突發的建築倒塌,盧旺達政府首先求助的是中國企業。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深化發展,中國企業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為盧旺達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貢獻更大力量。(經濟日報記者王濤胡英華采寫)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