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改革開放看安徽】金寨大灣村新變化:砥礪奮進奔小康 脫貧攻堅譜新篇
2018-07-19 19:38:03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記者餘曉玲):江淮七月,滿目蔥蘢、生機盎然。位於大別山區的六安市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2016年4月27日《新聞聯播》報道

  老區人民生活怎麼樣,總書記一直牽掛於心。他曾在2016年4月,沿著山路乘車多時,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考察脫貧工作。總書記調研時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准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如今兩年過去了,安徽金寨大灣村『兩委』探索提出『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打造一體化茶葉產業鏈,帶動400餘戶茶農增收;引進旅游企業,帶動13戶農戶發展民宿和農家樂,動員103戶貧困戶入股光伏發電,建成4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貧困群眾62戶201人。同時,探索實施『聯幫工程』,積極開展『四聯四幫』活動,2017年已脫貧31戶105人。

  這些令人鼓舞的脫貧成績是如何取得的?帶著這些問題,7月17日,『改革開放看安徽』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就來到了這個村。

  大灣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餘靜給記者講述了大灣村的新變化:『道路由泥濘的土路變成了乾淨的水泥大道,村民從低矮破舊的房子搬到了小洋樓,光伏發電站建起來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為增加貧困戶收入,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細化的幫扶制度。『貧困家庭種植的瓜果蔬菜等農產品,拿到市場去賣,只要銷售額過三千,我們就獎勵一千元。』餘靜笑著說:『細化制度之一,就是要鼓勵他們去對接市場,通過勞動致富,形成徹底脫貧的良性循環。』

  據了解,大灣村還與茶葉公司合作,一年來流轉1000畝土地建起茶園,按規定,被納入扶貧范圍的村民,至少可以享受到每畝500元的土地流轉費、茶地管理費、茶葉采摘費等三方面的補貼。『以每天每人150元的工錢算,村民在采茶旺季,三四十天下來,掙個六七千元不成問題。』

  說起如今的生活變化,大灣村村民汪瑩臉上掛滿了笑容。『我家有五口人,上有兩個老人,下有一個孩子,日常開銷大,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現在能享受各項扶貧政策,光伏發電也有分紅,我在村裡的農家樂也有工作了,收入也增加了,生活一步一個臺階。』

  新建的光伏發電站

  如今的大灣村,一天一個樣,過去貧困山村的面貌已然發生巨變。曾經基礎薄弱、容貌環境堪懮的村莊,現在變成了美麗新鄉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對於大灣村脫貧攻堅工作,餘靜誓言不變、信心更足。

  大灣村的變化是安徽省金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目前金寨縣貧困人口已由2015年底的2.92萬戶、8.43萬人下降到1.65萬戶、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14.3%下降到6.79%,兩年間實現了1.27萬戶、4.43萬人脫貧。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