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為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繪就美好藍圖——國內專家學者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
2018-07-13 16:35: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宦翔 周輖 王遠 韓曉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7月10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圍繞深化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伙伴關系提出四點建議,為促進中東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方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內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注入強勁動力,為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繪就美好藍圖。

  中阿集體合作全面提質昇級

  習近平主席宣布,經過中阿雙方友好協商,我們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伙伴關系。這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歷史起點。專家學者們認為,以此為契機,中阿集體合作全面提質昇級,雙方的政治互信與務實合作也邁入了加速發展的新時代。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葉青認為,中阿關系定位較8年前提出的『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系』增加了『面向未來』,同時強調『戰略伙伴關系』,用『面向未來』點出了中阿合作的發展方向,指明了中阿關系的美好前景。當前,中阿均處於各自發展的關鍵歷史節點上,雙方更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借鑒,以加強戰略合作來回應歷史和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攜手建設中阿利益和命運共同體。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認為,解讀中阿戰略伙伴關系應當注意兩個關鍵詞。一是『戰略』。中國與中東國家相識、相交,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穩定是地區人民的普遍訴求。雙方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體現了中國對與阿拉伯國家交往在認識和政策層面的昇級,兼具歷史意義和現實針對性。二是『集體』。中東很多事情盤根錯節,大家要商量著辦,中阿合作論壇為各方凝聚共識、尋求更廣范圍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事實證明,集體對話有效增進了戰略互信。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孫德剛認為,戰略互信是中阿戰略伙伴關系的基礎,中國是中東和平穩定的維護者,在中東地區捍衛公平正義,在國際上為阿拉伯國家合理訴求代言,願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揮更大作用。

  為中阿務實合作增添新動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阿雙方優勢互補、利益交匯,我們要把彼此發展戰略對接起來,讓兩大民族復興之夢緊密相連。專家學者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為新時代中阿務實合作增添了新動力,也為雙方對接發展戰略提供了平臺。

  葉青表示,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構建『1+2+3』的合作格局,得到阿拉伯國家熱烈響應。本屆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又從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高度,在互聯互通、能源合作、金融合作等重點領域提出了務實合作的新舉措,擴充了中阿發展合作的內涵。

  『要牢牢抓住互聯互通這個「龍頭」。』葉青認為,中阿的互聯互通是連接『一帶一路』建設現在與未來的關鍵。對於阿拉伯國家而言,互聯互通將發揮其地處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的地理優勢。只有抓住這個『龍頭』,纔能更加緊密地連接亞洲,發揮地區的整體優勢,同時進一步向歐洲和非洲延伸。他表示,當前,阿拉伯世界對互聯互通的需求巨大,基礎設施建設又是中國的強項,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從會議的成果來看,中阿未來的互聯互通合作兼顧海陸空天,而且還延伸到虛擬空間,提出了中阿共建空間信息走廊的目標。

  本屆部長級會議簽署了《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目前,中國已與9個阿拉伯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阿集體合作最鮮明的時代特色。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中阿『1+2+3』合作格局進一步夯實。

  李偉建表示,阿拉伯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說明合作共贏的理念越來越得到地區民眾的歡迎。『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互惠互利的商貿往來,更是發展經驗和發展理念的交流,為解決中東地區的發展赤字和治理赤字提供了新思路。

  在孫德剛看來,『一帶一路』為阿拉伯國家民生改善和產業昇級提供了戰略機遇。

  通過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想法,不搞你輸我贏、唯我獨尊,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專家學者們認為,中國方案為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注入了強大信心。

  孫德剛認為,中國提出的安全觀倡導結伴而不結盟、以發展促安全、以合作實現安全,為中東安全治理提供新方案。同時,中國通過參與阿拉伯國家經濟重建,改善當地民生和就業;全力配合、支持外交斡旋努力,並向當地難民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援助。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阿合作論壇研究中心理事丁俊認為,中東地區面臨消除和平之殤、破解發展之困的緊迫任務。破解治理難題,要以安全為先,要從發展入手,還要推動文明包容互鑒。

  和平、改革、發展是中東各國的普遍需要,穩定、安寧、幸福是中東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牛新春認為,通過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從長期看是效果最穩定、影響最深遠的做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教授丁隆認為,以發展促和平與其他域外大國在中東地區武力乾涉、火上澆油的做法形成鮮明對照。

  葉青表示,當前中東國家人心思治,以發展求穩定和求安全逐漸成為地區國家和人民的主流認識。許多國家紛紛提出中長期發展願景,並希望學習中國在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方面的治理經驗。中阿有著相同的發展訴求和相通的復興夢想。雙方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必將為中阿兩大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