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夢實踐者]九十二歲老教授王玨持續多年捐助扶貧事業
2018-07-13 13:49:5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王玨經歷過苦難,更理解苦難的含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萬祥攝

  2018年5月4日,著名經濟學家、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玨迎來了92歲壽辰。王玨飽含深情地向中央黨校一次性捐贈了10萬元扶貧基金。『不忘入黨初心,永葆黨員本色。』作為一名入黨73年的老黨員,王玨表示,奮進新時代,自己也要為黨和國家的扶貧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1950年7月份的一天,一列關外的火車緩緩駛入北京。一位戎馬書生,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服從組織安排,到中央馬列學院(現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他帶著自己簡單的行囊,懷揣著振興國家的夢想,走向新的人生之路。

  他就是王玨,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先導者之一,現代企業制度理論、現代公有制理論的倡導者與推動者之一。他的遠見卓識和不計個人得失的勇氣,鼓舞著一代又一代年輕的經濟學家勇往直前。

  92歲的王玨滿頭銀發,面色紅潤,衣著簡單,質朴親切。他說:『我一直想著讓中國的窮人都富起來,也想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戰中去。幫助有困難的人,我特別快樂。』

  『我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沒有共產黨,那我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沒有,黨給予我的東西太多了!』這是他最常念叨的一句話。

  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王玨向中組部鄭重繳納特殊黨費2萬元,並以91歲高齡起草了一份近2000字的關於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建言書,字字句句顯示出他為國家發展殫精竭慮的拳拳之心。

  1980年,全國黨校系統在哈爾濱召開經濟學學科年會,王玨在會上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應該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8年,他又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國企改革,國企改革的目標模式應該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其典型形態是現代股份有限公司。這個理論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得到充分肯定。

  離休後,王玨始終關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發展建設。88歲高齡時,他奮筆疾書,寫下了《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之我見》。他再次重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進程印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這一命題的深遠意義。

  2016年,王玨拿出退休工資存款,向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捐款10萬元。他希望這筆捐款可以培養更多的年輕學者參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隊伍中,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基金會以這筆捐款為基礎,設立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優秀成果獎專項基金』,用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拓展,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儲備人纔。

  從2013年開始,王玨每月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心包裹』項目捐款1000元,2015年增加為每月捐款2000元,以幫助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購置學習用具,資助貧困孩子讀書。這些捐款大都匯到了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九保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手中。

  受捐助的孩子們常常給王玨寄明信片。『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在您的關心下,我感受到了愛與溫暖』『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每次看著孩子們稚嫩的筆跡、純真的祝福,王玨都開心得像個孩子;孩子們奮發向上的恆心,讓他更加堅定了終身捐助的決心。

  王玨用自己的工資存款向中央黨校捐款,支援定點扶貧地區——河北武邑縣和江西安遠縣的青少年教育事業。當地政府十分重視這筆捐款,各選出25名家境貧寒且品學兼優的高中生作為受資助對象。

  正如江西安遠一中的受資助學生陳偉萍所說:『您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離夢想更近一步。待日後,我們離開校園,一定盡所能回報社會,接過您的火炬,繼續傳遞這股力量。』王玨這份愛的接力棒,將在孩子們手中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