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在行動】甘肅廣河:大力發展『糧改飼』 產業扶貧有新路
2018-07-12 13:56:36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作者:牟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糧改飼』試驗示范點裡種植的各類玉米。(柳澤興攝)

  近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絡媒體甘肅民族地區行』走進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廣河縣是六盤山片區國列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近年來,為了切實增加農戶收入,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廣河縣積極探索出『種養結合、以種代養、以養促加、增收脫貧』的產業扶貧新路子,通過大力推動『糧改飼』和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糧改飼』帶來發展新機遇

  玉米無膜栽培試驗田裡生長的玉米。(柳澤興攝)

  廣河縣是甘肅省的旱作農業大縣,但依靠旱作農業促進增收的空間有限,加之玉米秸稈利用率不高,發展畜牧養殖優質飼草供給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如何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保障群眾脫貧增收成為了擺在廣河縣面前的一大難題。

  窮則變,變則通。從去年開始,廣河縣把『糧改飼』作為了產業扶貧的重要舉措,按照『政府推動、企業帶動、農戶聯動、市場互動』的思路,大規模推廣『糧改飼』。

  廣河縣首先在該縣城關鎮李家河村設立了56畝的綜合試驗示范點,『今年我們共引進篩選玉米品種156個,甜高粱品種11個。』廣河縣農技推廣站站長馬儒英介紹,『通過試驗示范,我們篩選出最適合廣河縣大面積推廣種植飼草玉米品種和甜高粱品種,為我縣糧改飼工作奠定了品種方面的基礎。』

  據悉,為推廣『糧改飼』產業,廣河縣采取了多項舉措:通過訂單種植、土地流轉、建立集中規劃和大片作業的糧改飼示范區,去年廣河縣訂單種植飼草玉米1.2萬畝,截至目前今年企業流轉共完成4.6萬畝;通過以獎代補引導農戶種植,全縣共落實獎補資金1100多萬元,受益群眾11860戶,其中貧困戶7116戶;在縣、鄉和農戶三個層面為群眾提供免費的飼草收割、打包和加工服務,解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懮;通過發放宣傳冊、舉辦培訓班等形式打消了群眾的疑慮。

  馬進福介紹加工好的飼料。(柳澤興攝)

  廣河縣農牧局局長馬進福說:『糧改飼既解決了秸稈亂堆亂放的問題,又增加了農民收入。』2017年廣河縣共完成飼草加工9萬畝、31萬噸,每畝地的收入比單純種植玉米增加了400元左右,平均每戶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共催生了6家規模企業。今年全縣預計將完成飼草加工20萬畝、100萬噸,每畝地將比去年再增收200元左右。

  畜牧養殖鼓起群眾錢袋子

  毛哈比正在給牛喂飼料。(柳澤興攝)

  45歲的毛哈比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伊澤苑牛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飼養員,不用風吹雨淋,包吃包住,每月還能拿到將近3000元錢的工資,再也不用四處打工。他說道:『飼養員這個工作很保險,每月一到時間就能拿到錢,生活更有保障。』

  毛哈比現在的生活,得益於廣河縣大力培育基礎母畜產業的決策。『糧改飼』的實施積累了大量的玉米飼草資源之後,畜牧養殖產業的培育便水到渠成。

  為了解決農戶的穩定增收問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廣河縣實施了基礎母畜示范工程,采取貧困村和貧困戶雙覆蓋的方式培育母畜養殖產業,給予貧困戶補助和以獎代補產業扶持資金,貧困戶每養一頭基礎母牛,每年將增收3600元。據了解,截至目前,全縣牛存欄達10.48萬頭,羊存欄120萬只,群眾的基礎母畜養殖積極性完全被帶動了起來,養殖合作社也在當地多了起來。

  農戶蘇銀礦牽頭成立的伊澤苑牛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由26戶農戶組成,其中精准扶貧戶16戶。據介紹,該合作社佔地60畝,養殖肉牛800頭,建設標准化牛棚6座,集飼草養殖、牛羊養殖、屠宰深加工為一體。『我們的牛羊肉主要銷往蘭州、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地。』談及效益,蘇銀礦自豪地說,『合作社一年的利潤能夠達到200萬至300萬。』

  如今,『糧改飼』保增收,母畜養殖助脫貧,廣河縣產業扶貧創出了新路,貧困戶的錢袋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