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疆多措並舉促就業
2018-07-05 10:37: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李亞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走進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大型企業、學校、醫院、超市、住宅樓等應有盡有,原本靠土地吃飯的村民們在這裡變身成為產業工人。『第一個月工資就拿了2200元。』來自溫宿縣阿熱力鎮的巴哈爾古麗,目前在工業城裡的錦麗源服裝有限公司工作,已經愛上現在『上班族』的生活,『以前種地辛苦,收入還少,現在我每個月都能寄錢回家!』從土地走向工廠,在新疆,每年都有無數人像巴哈爾古麗一樣成功實現轉移就業。

  來自和田的農民艾則孜·買提尼亞孜和麥提庫爾班·麥提如孜,經過一年多培訓和實踐,都已成為中建三局新疆公司項目上的熟練工人。此前,新疆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在2019年前通過國有企業、重點產業、兵團師(市)團、公益崗位、協作扶貧、非公企業,推動喀什、和田地區轉移就業10萬人。艾則孜和麥提庫爾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2月,新疆又提出,至2020年將通過實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就業扶貧三年規劃,確保南疆22個深度貧困縣(市)的10萬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目標實現。

  推動就業,產業先行。近年來,全疆各地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阿克蘇地區,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疆內外一批服裝企業前來投資建廠。截至去年底,僅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就入駐紡織服裝企業92家,帶動就業3.7萬人,直接就業2.4萬人。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成為拉動全區特別是南疆地區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支柱。有『中國毛驢之鄉』之稱的南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則建起了從毛驢養殖到驢奶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帶動當地百餘名維吾爾族村民實現穩定就業。位於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采取『政府+企業+貧困戶』模式,依托當地刺繡、牛羊肉、奶制品、鷹嘴豆、野菜加工等產業實現就地就業。

  技能培訓,助力就業。對於南疆四地州貧困勞動力來說,語言障礙和勞動技能缺失是他們實現就業的最大障礙。為此,新疆實施免費職業培訓和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全覆蓋,確保貧困家庭每戶至少一個勞動力學習掌握一門就業技能,以適應市場需求。今年,新疆將為110萬城鄉富餘勞動力、創業群體、就業困難群體、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開展『定制化』培訓。其中,針對深度貧困家庭,新疆將開始全村全鄉富餘勞動力整建制轉移就業前技能培訓,擴大紡織服裝產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崗前職業技能培訓的規模,推廣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模式。此外,對於富餘勞動力以及就業困難群體,新疆將繼續采取『訂單+農戶』『技能+創業』等方式進行定制化培訓,幫助他們提昇就業技能,盡快適應崗位需求。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新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46.1萬人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7%。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22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1萬人,超額完成全年就業扶貧4萬人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