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
光明網韶關6月28日電(記者孫滿桃)在扶貧實踐過程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不在少數。記者27日在廣東韶關市采訪時了解到,大多貧困戶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和『缺勞力』。
因此,在加速脫貧攻堅的路上,韶關把『健康扶貧』作為重點來抓。
2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農辦主辦的『脫貧攻堅在行動鄉村振興看南粵』網絡主題采訪活動第三天,采訪團走進韶關市,先後走訪南雄市珠璣鎮靈潭村和始興縣馬市鎮紅梨村,深入了解兩地健康扶貧、農產業生產生活等情況。

美麗的靈潭村。
靈潭村素有『腐竹之鄉』的美名,而且這裡還是珠璣鎮重要的黃煙產區。在該村,共有貧困戶44戶119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30戶92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14戶27人,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和『缺勞力』。
靈潭村貧困戶鄧行春年邁多病無勞動能力,兒子也因車禍長期臥床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家裡三口人的重擔全壓在愛人朱光鳳身上。
2016開始,朱光鳳來到烤煙廠工作,現在她每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而在之前,她僅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除了務農,再無其他收入。

在烤煙廠工作的朱光鳳。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靈潭村一方面通過帶動村民發展綠色種植業,促進村民增收;另一方面新建20間烤煙房,以租賃的形式租給村民,提高村民種植黃煙的熱情。
現在,除了發展特色產業外,靈潭村以保障貧困戶基本生活為目的,出資為44戶貧困戶購買新農合、新農保。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農村低保政策條件的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因病致貧是導致貧困最重要的原因。』靈潭村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黃建忠說,對因病、因殘致貧的貧困戶,依法依規納入重大疾病范圍,並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實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而在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的紅梨村,為了從根本上預防,該村建立衛生站、配備鄉村醫生、設立村醫療互助基金,實現全省首個建立與省級人民醫院對接的健康扶貧。

村民在紅梨村衛生站就診。
2018年4月23日—25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組織醫生團隊赴紅梨村開展全村村民體檢工作,並為全村村民建立健康檔案,為紅梨村體檢人數近800人。
『現在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了,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專家。』在紅梨村醫療服務點,一位就診的村民深有感觸。
紅梨村堅持對患病村民做好遠程醫療問診、巡診、轉診、義診等機制,最大程度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截止2017年底,紅梨村共脫貧36戶123人。
據了解,2017年初,韶關市新時期精准識別相對貧困戶3.49萬戶8.99萬人,相對貧困村278個。2017年底,韶關全市3.44萬貧困人口實現了預脫貧。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