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最美醫生:行醫路繞地球10圈的『摩托鄉村醫生』
2018-06-27 16:09:0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賀星龍騎著摩托車去給鄉親們看病。圖片來源:山西日報

  一輛摩托,一個藥箱,一位村醫……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賀星龍創造出了1+1+1=4600的奇跡。他出生在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的樂堂村。上個世紀90年代,他走出家鄉去學醫。學成後,他又回到了這片熱土,回到呂梁山南麓、黃河東岸。

  從那時起,賀星龍背上藥箱開始了行醫路。從全村143戶人家,到周邊的28個村子,他守護著4600多名父老鄉親的健康,用賀星龍的話說——『這些人咱「活」下來了。』

  十八年間,他出診次數高達17萬人次,總行程達到40多萬公裡,足以繞地球10圈。騎壞了7輛摩托車,背爛了12個藥包,為百姓墊付醫藥費10多萬元,免收出診費近40萬元……

  這一連串驚人的數字背後,是怎樣一種純粹而質朴的情感,讓他堅守至今?

  以下是來自賀星龍的自述。

  一、一段彩鈴,一句11年不變的承諾

  『您好!賀星龍醫生為了百姓患者……進行24小時上門服務。』這是我2007年自己編制的一段手機彩鈴,到現在11年了,一直沒換過,也是我給鄉親們的一個承諾。

  2000年從衛校畢業回到村子裡,這個事情我就每天都在做。這裡的28個村,每戶村民都有我的名片,只要身體不舒服,打一個電話,我就過去了。我家的窯洞牆上,貼著十幾張紙,上面有500多名患者的名字和聯系電話。手機卡上存滿了,只能記在這裡,方便查看。

  賀星龍上門給村民看病。本人供圖

  2013年臘月,索堤村賀潤廷的孫子高燒抽風。當時我急著出診,沒來得及給摩托車裝防滑鏈。那時候剛下過雪,路特別滑。一不留神我就摔進了路邊的排水溝裡,膝蓋碰破了,腳也腫了。但我急著趕路去給孩子看病。看完病後,我給自己簡單包紮了一下,就拄著棍子繼續出診了。第二天,張立俊老人打電話說生病了。雪太厚,不能騎摩托。我就用扁擔挑著出診包翻溝走近道,沒想到連人帶藥從20多米的坡上滾了下去。幸虧兩個放羊的鄉親把我從溝底扶上來,要不我就凍死在溝裡了。給老人看完病回來,我的腳腫得更厲害了,我就自己給自己打上石膏,騎上摩托又照舊出診了。

  為了趕路,我經常把摩托車騎得很快,摔傷擦傷都是常事。最嚴重的時候,摔得差點兒沒命。因為這個,村裡人給我起外號——『摩托醫生』『瘋子星龍』『傻子星龍』……

  這些年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村裡13個五保戶,他們無依無靠,除了低保,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徐家垛村85歲的賀德明,老伴和兩個兒子都去世了,還患有嚴重的前列腺增生癥,要靠插導尿管排尿。他只要給我打個電話,我都會趕到為他更換導尿管。馮對生也是村裡的五保戶,沒有孩子,一個人住。老人自幼殘疾,走路一瘸一拐,三年前又不幸患上了骨髓炎,化膿潰爛,家裡一股異味。我從不嫌髒,定期上門給老人清洗、包紮、換藥,順便帶點米面過去。老人挺可憐的,我沒收過他的錢,給他墊了7000多元醫藥費。這麼多年來,這些老人已經把我當成了自己的兒子,而我也把他們當成親人。

  賀星龍在給村裡的老人看病。圖片來源:山西日報

  二、一沓學費,一個村子的希望

  『娃啊!你要好好念書,把醫學好了,回來給村裡人看病。』

  22年前,鄉親們把湊來的3025元錢交到我手裡時的這份囑托,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年,我考上了衛校,3000多元的學費讓家裡犯了難。正當我准備放棄的時候,村裡的鄉親們你家拿30,他家拿50,最多的拿了300,硬是幫我湊足了3025元的學費。握著這一沓沓由零錢湊成的學費,我淚流滿面,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醫術,畢業後回村給鄉親們看病。

  其實,我小時候就有一個做醫生的夢想。大寧縣屬於國家級貧困縣,村裡大都是窮苦人家。12歲那年,我目睹50歲出頭的爺爺因為一場重感冒沒有及時治療而引發腎衰竭離世,這悲痛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為了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衛校畢業後,我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選擇了回到家鄉。

  這些年來,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出診治病上,對於妻兒,我有著說不出的愧疚。2009年,我兩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因為村裡沒有學校,我准備和妻子一起去城裡發展。可村裡人聽說我要走了,每天出診都有好多人勸我不要走。開學那天,索堤村70歲的郝芳花老人專門跑到我家,給孩子拿了20多個雞蛋,握住我的手哭著說:『星龍,你可不能走,走了誰給我們看病。你走了,我就活不成了。』那一瞬間,我決定不走了,我覺得要走了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對不起曾經幫助過我的老百姓!

  最後,妻子還是包容了我,她一個人領著兩個孩子去了縣城,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孩子。最讓我欣慰的是,現在孩子只要放假回來,就跟著我騎摩托出診。孩子說,長大了要像爸爸一樣當醫生,給老百姓看病。

  賀星龍在詢問村裡老人的健康狀況。圖片來源:新華社

  三、一個攝像頭,把患者聯系在了一起

  去年,我當選了黨的十九大代表,做夢都想不到,我一個農民的孩子、一個深山裡的鄉村醫生能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一場舉世矚目的盛會,當國歌響起的時候,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是讓我銘記一輩子的時刻。回來之後,我努力宣傳十九大精神,把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傳遞給廣大人民群眾。

  賀星龍作為十九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會。本人供圖

  外出次數多了,有時候老百姓來找我看病,就可能會白跑一趟。這也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後來我就從網上買了兩個攝像頭裝在診所裡,這個攝像頭幫了我的大忙。病人來了,我沒在,就可以對著攝像頭給我打電話,我能看到病人的情況,輕的給一些建議,並讓妻子幫忙處理。嚴重一點的想辦法往回趕,或者建議患者去上級醫院處理。有了攝像頭,可以根據患者病情靈活應對。

  現在村裡很多人都有智能手機,也會用微信了。我買了手機之後,基本就沒有關過機。話費用得也不少,最多的時候一個月900多。因為經常會有病人打電話或發微信過來詢問病情,有的乾脆給我打視頻電話,我不管在哪都會接,這樣我就能看到病人的情況,對癥下藥。

  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最近國家衛健委在大寧縣安裝了幾個微醫系統試點,其中有一個就在我的衛生所。有了這個微醫平臺,我就能和專家面對面交流,就一些疑難雜癥和重癥進行溝通,尋求幫助。鄉村醫療水平的提高,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慶幸的是,國家准備在大寧縣實施『醫聯體』計劃,每三、五個村建一個標准化的衛生室,這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未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青年人加入鄉村醫生這個行列,守護群眾的健康。

  賀星龍挑著藥箱在出診的路上。本人供圖

  記者手記

  這些年來,『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十大最美醫生』『全國衛生系統平凡英雄獎』『白求恩獎章』『中國好醫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無數榮譽、頭銜紛至沓來。但是,賀星龍還是喜歡別人叫他鄉村醫生,他心頭最牽掛的,仍是十裡八村的村民。這份最淳朴的堅守,是最值得敬佩的初心。

  路雖崎嶇,黃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跡;村醫平凡,卻用行動讓生命閃光。(中國青年網記者馬珊實習記者李慧慧)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