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高恬波: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
2018-06-20 16:53:45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高恬波像新華社發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廣州6月19日電(記者李雄鷹)農婦們稱她為『活觀音』,北伐官兵贊她是『女將軍』,何香凝評價她夫婦『可以留名於後世』。面對反動派劊子手的死亡威脅,她坦然自若地說:『我現在只求一死。』她就是廣東省第一個女共產黨員——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於廣東省惠陽縣。17歲考入廣州市婦孺產科學校。1919年在廣東參加五四運動。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女黨員。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高恬波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乾事,成為婦女部長何香凝的得力助手。1924年7月,高恬波參加彭湃主持的廣州第一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束後,她擔任農民運動特派員,奔走於廣東花縣、順德、中山、潮梅等地農村,撒播革命火種,開展農民運動。

  1925年冬,為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何香凝、鄧穎超等人發起組織『軍人家屬婦女救護員傳習所』,培訓北伐救護人員,高恬波親自到該所講授包紮技術。

  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高恬波擔任北伐軍婦女救護隊隊長,帶領女救護隊員,隨軍北伐,輾轉湘、鄂、贛三省之間。1926年8月,北伐軍進攻汀泗橋的戰斗中,她帶隊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搶救傷員,在中彈負傷的情況下,頑強地將傷員救下火線,被官兵們稱贊為救護隊的『女將軍』。她還積極做宣傳工作,給士兵們講革命道理,動員民眾參加革命。

  大革命失敗後,高恬波按照黨的要求轉移到農村堅持革命。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她回到廣州,組織領導婦女救護傷員。

  廣州起義失敗後,她被黨派到江西省委,除做婦女工作外,還兼任秘密交通、會計、庶務等工作,來往於南昌、贛州等地。

  1929年12月,由於叛徒出賣,高恬波不幸被反動派逮捕。反動軍閥張輝瓚對她威逼利誘,逼她投降,說出黨的秘密。但無論是花言巧語,還是嚴刑拷打,高恬波始終橫眉冷對、堅貞不屈。敵人最後問她:『難道你就不怕死嗎?』她大義凜然地回答:『到了你們手裡,就沒想要活著出去!』同月,這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英勇就義,犧牲時31歲。

  為了悼念高恬波烈士,1930年1月,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第69期發表了《悼我們的女戰士高恬波同志》,號召學習她的革命精神,斗爭到底。新中國成立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何香凝寫了《回憶高恬波同志》一文,褒揚高恬波和阮嘯仙夫婦的革命事跡。『高恬波為被封建奴役的中國婦女爭取人權,帶領廣大工、農、婦女發動革命運動,與帝國主義、反動勢力進行殊死斗爭,是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典范!』惠州市惠陽區委黨史辦主任劉山鷹說,她的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

  如今,告慰高恬波烈士的是,其家鄉惠陽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被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區、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