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武漢6月16日電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正值端午,根據屈原作品改編的舞蹈《橘頌》,在湖北武漢漢口的江灘大舞臺上演,為武漢市民帶來了最接地氣的端午文化演出。
6月16日傍晚,由武漢市群眾藝術館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文藝晚會在萬眾矚目下拉開帷幕,這是剛剛投入100萬元、經過改造後的江灘大舞臺迎來的第一場大型文藝演出。
根據屈原作品改編的舞蹈《橘頌》,展現了屈原剛正不阿的精神;朗誦《品味端午》將端午節的來歷、演變、發展娓娓道來;《歡聚一堂》通過朝氣蓬勃的舞蹈展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整場演出的演員都來自於社區文藝團隊,雖然並非專業演員,但他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全場觀眾的認可,每個節目都得到了熱烈的掌聲。臺上臺下精彩互動,將晚會不斷推向高潮。
『江灘大舞臺經過十多年的變遷,越修越漂亮了!』現場的很多觀眾都是江灘大舞臺的常客。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之前舞臺在維修,沒節目看,大家心裡癢癢的。現在舞臺修好了,節目也更精彩了。』
江灘大舞臺位於漢口江灘中心廣場,舞臺背靠長江,面向漢口沿江大道,面積200餘平方米,其前身是榮獲『全國特色文化廣場』稱號的漢口沿江大道『三北廣場』演出舞臺。2001年起,武漢市群眾藝術館開始在這裡組織特色群眾文化活動。每當周末或節假日的傍晚,華燈初上時,江灘大舞臺四周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臺上載歌載舞的演員們來自各行各業,臺下市民盡情享受著免費的文化大餐。
武漢市群眾藝術館調研編輯部主任王建忠說:『我們常年堅持開展的漢口江灘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吸引了廣大市民的熱情參與,而且與沿江大道這條百年老街融為一體,成為亮麗的城市風景。』在周末和各種節假日,江灘大舞臺主辦的展覽和相關活動現場,都圍滿了市民和游客。『每逢周末,我們會不定期舉辦武漢攝影界人士的作品展、美術作品展和書法展等,還請藝術家現場作畫、表演書法、為觀眾畫像,非常受市民歡迎。』武漢市群眾藝術館攝影部主任藍青說。自2001年開始辦展覽以來,每年10多個主題展的觀眾量累計約百萬人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