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上合』號巨輪駛向『天下為公』新時代
2018-06-11 09:14:21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論語》開篇的話。

  6月的青島,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藍天碧波,天地遼闊,綠樹紅瓦,山海廝磨。

  在孔子故裡,在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在如詩如畫的浮山灣海面,好客山東以天為幕,以海為臺,以城為景,以『人』的要素,以『上海精神』為主線,通過燈光和人的互動,《天涯明月》、《齊風魯韻》、《國泰民安》、《築夢未來》、《命運共同體》等5個篇章匯成展現世界水准、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的中國故事版《有朋自遠方來》。

  上合組織成立17年來,已經逐步發展成為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和6個對話伙伴的大家庭。8個成員國包括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領土總面積超過歐亞大陸的5分之3,人口佔世界近一半,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20%以上; 4個觀察員國是阿富汗、白俄羅斯、伊朗和蒙古;6個對話伙伴有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裡蘭卡。

  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短短20字,濃縮了上合組織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也為打造本地區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精神指引。如今的上海合作組織,已發展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無疑已成為維護地區安全、促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上海精神』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5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首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時,積極倡導『弘揚「上海精神」、促進共同發展』,明確提出,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成員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使其成為成員國共謀穩定、共同發展的可靠保障和戰略依托。

  過去5年,在習近平主席和其他成員國元首的推動下,上合組織砥礪前行,政治互信更深厚、務實合作更深入、國際影響更深遠。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通訊社社長庫班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家考慮以『上合智慧』和『上合方案』解決各自國家或地區面臨的問題,這表明上合組織對地區乃至世界安全、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

  半個月前,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集體會見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的外方代表團團長,再次強調要不忘初心,堅定弘揚『上海精神』,為新形勢下上合組織發展指引方向。

  在當前以單邊制裁為手段對主權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施壓的不良企圖仍在繼續的背景下,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相聚在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山東,對世界局勢的走向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青島峰會是繼2012年北京峰會後上合組織再次回到誕生地中國,是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召開的首次峰會,也是習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國國家元首身份主持上合峰會。此番峰會『首次』多,說是巧合也巧合,孔子故裡謀合作,眾望所歸說共『和合』。

  習近平表示,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

  《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在全球矚目的國際舞臺上,中國國家主席在孔子故裡用儒家思想闡述治理天下的理念,這是何等的胸懷!

  『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講求睦鄰友好的國家,『協和萬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基因,也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行為方式;『和衷共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克服不了的難關。

  青島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上合』號巨輪以儒家文化為引領,以青島為新起點,從膠州灣揚帆啟航,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駛向充滿生機的美好未來,駛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征程,駛向『天下為公』、『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新時代!(文/賓語)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