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袁隆平院士宣布,雜交海水稻技術攻關路線圖已完成,將在全國六個省全面開展耐鹽鹼雜交海水稻試種示范攻關,力爭2020年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

本文圖片均來自『湖南衛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




2017年,袁隆平院士團隊在山東開展海水稻栽培試驗,創下海水稻畝產500公斤的世界新紀錄;前不久,在阿聯酋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雜交海水稻,最高畝產也達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鹽鹼的材料做親本,再利用這個雜交優勢(產量)一下就提高了,去年我們小區的產量過了600公斤。

袁隆平院士介紹,最新的第三代超級雜交稻將利用分子育種技術,解決水稻耐鹽性與高產的矛盾。
國家雜交中心研究員、雜交海水稻項目負責人李新奇:通過分子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雜交海水稻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我國有約2億畝具備種植海水稻的鹽鹼地。袁隆平院士希望,未來三年內,在全國推廣種植一億畝雜交海水稻。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每畝(鹽鹼地)按最低產量300公斤來計算,每年可以增產糧食300億公斤,300億公斤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