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光明日報評論員:儒家發祥地 上合新起點
2018-06-10 11:34:0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6月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歡迎宴會並致辭。習近平主席指出,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上海精神』為宗旨的上海合作組織,來到歷史厚重的孔孟故裡山東,來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青島,無論從精神氣質還是環境硬件來看,都情投契合、無不妥帖。

  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觀』,貫穿於『上海精神』的價值之基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如果萬物萬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發展、世界的進步也就停止了。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紮根於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我們應該維護各國各民族文明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而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這樣世界文明之園纔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尊重多樣文明是『上海精神』的前提和基礎,在這樣的價值認同下,平等、協商纔必然且可能。

  孔子強調『仁者,愛人』,孟子提倡『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中華文化歷來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講求『四海一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表達的正是『四海一家』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各國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產生這樣那樣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上海精神』強調求同存異,強調合作共贏,上合組織風雨同舟17年,成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

  中國倡導的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日益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同『和合』理念相通的『上海精神』,與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交相輝映,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橕。在同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交融互動中,中國理念彰顯時代新氣象,引領合作新航程。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