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6日,約300名來自包括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內的多國工商界代表在北京出席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上海合作組織工商論壇。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力量之光』注入新動能
『實踐證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強大凝聚力,激發了積極的合作意願,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功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和指導原則。』習近平主席的論述深刻揭示出『上海精神』的『力量屬性』。
上合組織從來不是清談館,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派,擁有思想的力量,更具備行動的能力。
17年風雨兼程,17年攜手並進。上合組織凝聚力、行動力、影響力持續增強,不斷開創合作發展的新局面。
擔任主席國一年間,中方推動各方政治互信昇至新高度,安全協作取得新進展,務實合作實現新突破,人文交流收獲新成果,為青島峰會的召開奠定堅實基礎。
機制化建設穩步推進,強化上合組織凝聚力——
從邊境地區軍事互信機制起步,17年來,上合組織政治、經濟、安全、人文、對外交往、機制建設六大領域合作穩步推進,整體合作水平不斷提昇。
官方與民間並舉,安全、經濟與人文並重……上合組織合作層次更加豐富,方式更加多樣,機制更加全面,順應了地區一體化進程的大勢所趨。
從外交到經貿,從安全到環保,從科技到農業……一年來,中國成功舉辦重要機制性會議及大型多邊活動等160多項,一項項重要共識不斷凝聚,一項項重大成果得以收獲,為上合組織機制強健增添了更多動力與活力。
『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一年間,有力促進新老成員國加速交流融合,進一步增強了上合組織內部凝聚力,推動上合組織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李永全說。
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鍛造上合組織行動力——
5月26日,滿載電子產品、茶葉等貨物的第3038列『青島號』中亞國際班列從山東青島膠州火車站發出,駛往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
這條全程4500多公裡的中亞班列,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縮影,拉近了上合組織國家間的距離。
共享古絲綢之路歷史記憶,共創『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機遇。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在上合組織所在地區先行先試,早期收獲碩果累累。
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同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對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啟動實施,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順利推進……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上合組織務實合作提質昇級,各成員國、觀察員國之間的利益紐帶日益緊密。
更充分的就業、更便捷的出行、更豐富的商品選擇……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為地區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阿利莫夫說,『一帶一路』不是一家的獨唱,而是一個交響樂。『各種發展戰略與倡議的對接,給我們帶來了強有力的協同發展效果。』
體量增大、合作昇級,凸顯上合組織國際影響力——
這是世界經濟中一個『重量級選手』: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超過16萬億美元、佔全球比重20%以上,人口總和超過30億,市場潛力巨大。
這是國際舞臺上一個有著強烈合作意願與全球視野的合作組織:成立之初,各成員國就承諾『支持和鼓勵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以逐步實現商品、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通』。
加快商簽具體領域合作文件,有效落實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不斷提昇地區貿易便利化和互聯互通水平……今年4月召開的上合組織外長會上,各方就推動務實合作走深走實達成重要共識,為青島峰會鎖定諸多成果。
『歷史、文化息息相通,地理位置相對靠近,各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為上合組織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青島峰會前夕,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智庫代表在北京發出了加強區域合作的共同聲音。
『歐亞正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合作組織是其主要結構。』阿利莫夫說。

2018年5月26日,首屆上海合作組織政黨論壇在中國的經濟特區深圳舉行。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智慧之光』開啟新未來
『「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為所有致力於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國際社會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實踐注入了強大動力。』兩年前的上合組織塔什乾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的話言猶在耳。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青島峰會期間,各國領導人將重溫『上海精神』,凝結各方共識,進一步提昇成員國團結互信,夯實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根基。
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青島峰會必將在上合組織發展進程中留下深刻久遠的『中國印記』——
17年來,以『上海精神』為引領,上合組織成員國全面推進各領域合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薩耶夫認為,在上合組織成立及發展過程中,中國始終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從最開始就為組織的合作方向提供了理論引導』。
精神理念相通、目標追求一致,貫穿於上合組織整個發展歷程的『上海精神』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相互輝映、相互促進,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橕。
『此次峰會重回上合組織誕生地中國召開,具有承前啟後的歷史意義。』中國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孫壯志說,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又一次重大實踐,中國將推動上合組織邁出新步伐,為上合機制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打造地區合作新引擎,青島峰會必將為推進歐亞大陸區域一體化貢獻更大『上合力量』——
上合組織成員國地跨歐亞兩洲、匯聚多種文明,制度模式、發展道路等諸多因素存在客觀差異。
17年來,以『上海精神』為引領,上合組織成員國遵循協商一致原則共商組織發展大計,實現了成員國自身發展與地區共同發展的有機結合,成功走出一條新型國際組織的發展與合作之路。
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到未來3年打擊『三股勢力』合作綱要,從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到推動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青島峰會期間,成員國領導人將審議多份合作文件,謀劃區域合作新篇,把各方政治共識轉化為更多務實成果,推動構建上合命運共同體邁出更堅實步伐。
攜手應對共同挑戰,青島峰會必將開闢合作新航道,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上合方案』——
擴員後的上合組織,合作潛力更大,肩負的責任也更重。
承載著國際社會的更多期待,青島峰會勢將就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共同發聲,對鞏固多邊貿易體系表明共同立場,就完善全球治理發出更響亮的『上合聲音』。
『作為國際體系中獨一無二的多邊機構,上合組織更多地參與全球治理,不僅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為世界提供一種可資借鑒的合作模式。』外交學院教授張歷歷說。
從黃浦江畔到黃海之濱,從六國合作到八國攜手,17年櫛風沐雨,上合組織在時代風雲變幻中與時俱進,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成為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
鯤鵬擊浪從茲始,東風鼓滿萬裡帆。從青青之島再出發,上合組織必將在更廣闊的深海劈波斬浪,揚帆遠航。(記者餘孝忠、劉華、徐冰、韓潔、侯麗軍、榮啟涵)

2018年5月16日,由全國婦聯舉辦的首屆上海合作組織婦女論壇在北京開幕。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這是2018年5月4日航拍的青島港前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青島港先後與俄羅斯聖彼得堡港等建立友好港關系。新華社記者李紫恆攝

2018年5月7日,在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中亞(青島)國際班列在值班站長旗語指揮下緩緩開行。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2017年7月3日,在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中方研究人員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阿爾喬姆博士(右一)在實驗室觀察實驗現象。新華社發

在海爾巴基斯坦魯巴經濟區冰箱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作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