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報上海6月4日電 (記者郝洪、顧春、王偉健)上海市青浦區盈淀路和江蘇省昆山市錦淀公路正蜿蜒『靠近』,通過各自審批、委托代建等創新模式,這兩條隔1280米相望的跨省『斷頭路』今年9月將『合體』,昆山南部旅游區與上海虹橋交通樞紐的快速直達通道就此打通。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創新體制機制,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正駛上快車道。
新一輪長三角一體化始於協作機制創新,抓手則是發展規劃的一體化。今年初,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組建,來自滬、蘇、浙、皖四省市的工作人員共同研究繪制一體化藍圖。6月1日,以『聚焦高質量,聚力一體化』為主題的2018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在上海舉行,審議並原則同意《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推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曾因行政壁壘『斷頭』多年的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正走向互聯互通。上海嘉定區和江蘇昆山市、太倉市日前簽訂協議,聯合打造『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就產業發展、綜合交通、生態治理、小城鎮發展編制統一規劃;『嘉太生態區』等15個項目開展合作,在集成電路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等領域協同打造產業鏈。
基礎設施快速對接。上海梳理出30條左右與蘇浙交界的『斷頭路』,首批啟動9條路打通工程,總投資32億元。聯通的還有公共服務,四省市聯手開展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百日攻堅』,跨省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療費15億元;浙江嘉興與上海醫療機構對接,近5.6萬患者享受上海專家直接服務。
社會化合作機制刷新。長三角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成立聯盟,四省市創新企業、投資人、創業者進入同一個『朋友圈』,僅一個多月便促成40多次有效對接,多個合作項目逐步落地;『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集聚2000餘家單位近3000臺(套)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總價值近300億元;以一條高速公路為紐帶,『G60科創走廊』從上海、浙江向安徽延伸,科創要素加快流動。
市場一體化加快推進。上海『一網通辦』、江蘇『不見面審批』、浙江『最多跑一次』,長三角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同頻共振、實招迭出,營造公平便利的市場環境。浙江民企抱團破冰,我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高鐵——總投資449億元的杭紹臺高鐵項目,為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蹚出新路,助力長三角交通一體化。
以佔全國3.8%的地域面積創造了全國近25%經濟總量的長三角四省市,正以一體化發展的新進程,孕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