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暖新聞】73歲老人獨自照顧百歲父母 為孝順捨『小家』十年如一日
2018-06-03 10:22:07 來源:未來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未來網北京6月3日電(記者 郭超) 『這十年我無怨無悔,雖然我放棄享受自己的天倫之樂,但是把父母照顧好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今年73歲的『孝星榜樣』劉薇,在談起照顧父母的十年光陰時,對未來網記者如是說。

  73歲的劉薇十年來照顧父母無微不至未來網郭超攝

  劉薇,家住北京市西城區,兄弟姐妹一共4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基本都在北京。他們的父親今年101歲,母親99歲。十年前老父親突發肺炎之後,劉薇就搬到了父母的住處,父母日常照料的重擔就基本上由他一人獨自承擔了下來。

  劉薇照顧臥床的老父親未來網郭超攝

  十年如一日傾心護雙親

  回想起十年前,劉薇告訴記者,父親得病前,劉薇都是和自己的妻子孩子住在一起,因為住的遠的關系,基本上一周會來家裡看父母一次。

  而父親因肺炎兩次入院後,身子骨就不再像以前那麼硬朗,而母親的身體也大不如前。兄弟姐妹們商量過後,決定由劉薇與父母同住,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劉薇照顧老母親未來網郭超攝

  『從此開始了每天24小時的「陪伴」。』劉薇打趣的說。

  事實上,在自己的孫子沒出生前,劉薇是協同妻子一起照顧年邁的老人,而2012年,劉薇的外孫出生後,他的妻子便搬走去照顧孩子了。

  『瑣碎繁雜,乾了半天跟沒乾一樣。』這是劉薇形容日常照顧二老的狀態。

  劉薇表示,每天6點開始就開啟了一天的忙碌模式,他不僅要幫助父母上衛生間,還要幫他們穿衣服,喂飯等。

  很奇怪的事,父母很多事都很同步,有一個想做一件事,另一個必定也想做,這樣的情況總是讓劉薇忙的不可開交。

  『累到是不累,就是忙。』劉薇笑的很無奈:『糊裡糊涂3、4個小時就過去了。』

  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父母,劉薇也在不斷的學習。

  劉薇回憶說,從前在家裡都有愛人給做飯吃,到了單位也可以到外面吃飯。而自打和父母主到一起後,從不下廚的他開始跟著電視裡的飲食節目學習做菜,為的就是把好吃又有營養的飯菜做給父母。

  為老人准備的午飯未來網郭超攝

  不僅如此,劉薇平日裡還會從網絡上或者書籍中自學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護理知識。

  劉薇告訴記者,他的母親有45年的冠心病史。記得有一次,老母親說肩膀疼,以為是受風了,還是劉薇及時發現老母親不停冒的汗,更符合心絞痛的病癥,及時對癥下藥,纔緩解了老母親的病痛。

  劉薇為父母准備藥品未來網郭超攝

  對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很多,老人有的時候記性不好,劉薇就每天遵醫囑,給兩位老人定時定量服藥;老人咀嚼能力弱,他就把時令水果洗好切塊,喂給老人吃;老人行動不便,劉薇就在在房間的側牆上,安裝扶手杆,讓二老可以扶著扶手杆,進行走步鍛煉。

  房間的側牆安裝扶手杆方便老人鍛煉未來網郭超攝

  談起過去的十年時間,劉薇表示,孝順是一方面,包容是另一方面。

  『在生活習慣方面,跟老兩口很不同。』劉薇說。

  他告訴記者,老父親、老母親因為牙口不好的問題,偏愛軟爛的食物,所以劉薇每次做飯都需要單獨將二老的飯菜准備出來。

  不僅如此,在睡覺方面的習慣也有些讓劉薇不適應,他告訴記者老父、老母每周總有一兩次晚上不睡覺的習慣,會拉著聊天,這一下子打亂了自己的睡眠習慣。

  劉薇對父母的照顧摻雜著包容,而他的『小家』對於劉薇的付出便是理解。

  劉薇告訴記者,這十年為了照顧年邁的老父、老母,自己的小家『沒有了』也『不要了』,因為每天晚上二老都離不開人。而對於『小家』的支持和理解,劉薇也表示『理解萬歲』。

  十年光陰,有付出也有放棄。

  劉薇說,他放棄了自己的天倫之樂,放棄了和妻子孩子還有孫子在一起的時間,同時他也放棄了自由。然而對於這一切,劉薇表示,他無怨無悔,他告訴記者,把父母照顧好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

  『我在家,二老就踏實。』劉薇說。

  在照顧父母的這十年當中,二老一直沒有生過大的疾病,這讓劉薇倍感欣慰,而談及父母的長壽,劉薇也有自己的心得。

  『人類長壽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態。』劉偉表示。

  他認為,相比於在養老院和家裡,老人的心態會有很大不同。劉薇說,養老院的照顧再好,也不如親人在身邊,讓老人安心。

  談及這十年照顧老人的心得體會,劉薇總結也有一番看法。

  『要有愛心,愛自己的父母纔會孝順;乾活要精細,纔能把老人照顧周到;做事要細心,纔能察覺父母的不適;要有耐心,纔能體諒「老小孩」們的不講理。』劉薇總結。

  以身作則傳承都在身教中

  劉薇介紹自己的父親,曾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一直在鋼鐵行業從事工作,母親也同在一個單位工作。回憶起年輕時父母的模樣,他們總是早出晚歸,一年中6到8個月,在工地搞施工,一心撲在事業上。

  『言傳很少,主要是身教。』劉薇說。

  劉薇表示,雖然和父母的語言交流很少,但從他們的身上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

  劉薇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排行老五,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對上一輩老人也是非常孝順。

  『不管奶奶有什麼要求,合理不合理,我爸他們都滿足。』劉薇說。

  劉薇表示,家中一直傳承下來的不只是孝順,還有對教育的重視。

  劉薇回憶,他的奶奶把家管理的很好,七個兄弟姐妹中,六個大學生,只有長子因為要掌管家產纔沒能上大學。

  『只要有條件,砸鍋賣鐵都要把孩子供上大學。』劉薇回憶奶奶的話。

  而劉薇這輩人也在父母的熏陶下,自覺學習,考上大學,並都已成為黨員。

  劉薇把這份傳承也托付給了自己的孩子和孫子。

  劉薇的兒子當年高考610分,女兒525分都考入了一類本科大學。

  『不是要他們學,而是他們想學。』劉薇這樣評價自己的一雙兒女。

  談到自己的小孫子們,劉薇更是欣慰的說:『現在要是誰不讓我的孫子去上補習班,他自己就會哭,會鬧。』

  采訪結束後,記者在小區公告欄看到了印有劉薇頭像的北京榜樣活動舉薦榜,劉薇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是2008年補辦身份證時照的,正好是十年前。

  照片中的他一頭黑發,儼然不像一位老人,而如今的他已是白發婆娑。

  北京榜樣活動舉薦榜未來網郭超攝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