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三年級小男生是腦癱患兒卻被全班當『英雄』!媽媽:他遇見了一群天使
2018-06-01 16:21:2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昨天中午十二點,杭州臨安區衣錦小學午休的鈴聲照常響起,三年級(2)班的同學們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嘰嘰喳喳的他們不再玩鬧,回到各自座位上,收起文具,掏出枕頭、小被子,一個個小身影,安安靜靜趴在課桌上開始午休。

  不過有一個身穿黃色球服的小男孩睜著大大的眼睛,顯得有點無措,坐在他後面的小女孩站起來看了一眼,悄聲和黃衣服男孩的同桌說,『格豪桌子上有書的話他就沒有辦法睡了,你幫他拿掉吧。』

  厚厚的一摞課本、練習冊被挪到了窗臺上,那個被叫做格豪的小男孩把腦袋抵上了課桌。

  他的午休也開始了。

  圖▲:樓格豪

  不過睡姿和同學們略微有些不一樣,貼著他臉頰的,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是雙臂,而是被暖心小同桌擦乾淨的桌面,他的雙臂則很自然地垂在了身體兩側。

  他叫樓格豪,是一名痙攣型腦癱患者,有語言障礙只能很緩慢得說簡單的詞語,不能行走,真正的手無縛雞之力,不過他是這個班級的一份子,是同學們心中的小『英雄』。

  為什麼是小英雄?

  同學們回答,三年來,格豪雖然不能走路,但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

  六一節,我們走近了這個孩子和這個班。

  1

  那一次倒下,他再也沒有站起來過

  十年前的格豪和每一個小朋友一樣,被爸爸媽媽期待著來到這個世界,長到十四個月。

  可惜,美好被打破得猝不及防。

  格豪十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家人慢慢發現了他的異常,他走路的姿勢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更加容易摔倒,而且經常是後腦著地,最嚴重的一次,後腦鼓起了一個大包,格豪的媽媽趕緊帶著他看醫生。

  在杭州、北京、上海各大醫院求診過程中,醫生們給出了各種說法:摔得次數多,壓迫神經導致小腦萎縮;缺氧;神經缺少營養;腦白質發育緩慢……

  最後格豪經過腦部磁共振檢查之後被確診為腦白質發育緩慢,也就是痙攣型腦癱。

  『接受不了。』這是格豪媽媽葉萍聽到『腦癱』一詞的第一反應。

  不能放棄,是這位叫葉萍的媽媽擦掉眼淚之後的決定。

  樓格豪和媽媽葉萍

  精神、物質上的壓力沒有摧毀葉萍,就算是格豪四歲的時候,爸爸不堪重負選擇離開之後,葉萍也沒有放棄。

  葉萍和格豪外婆一起照顧這個孩子,在杭州做康復治療的那幾年尤其難熬。

  『為了掙錢,我五點半下班後還要打三份工,奶茶店、洗碗、收銀,一直到凌晨四點半。』葉萍說,那時候有人對她說,你帶著太辛苦了,把格豪送去福利院吧。

  但葉萍不肯。

  『格豪是我的孩子,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2

  學校和家長,一起呵護這個孩子的上學機會

  2015年,格豪到了上小學的年齡。

  考慮再三,葉萍決定給兒子創造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她不安地隱瞞了部分病情,把格豪送到了衣錦小學。

  不過細心的班主任楊愛月第一天就發現了格豪的不一樣,『我孩子連凌空坐都不可能,更不用說獨自站立或行走。』在和葉萍交流中,楊老師搞清楚了格豪的狀況。對這個孩子,除了心疼,楊老師一開始有些擔心,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溝通存在障礙的格豪怎麼融入到班級中?他的安全問題怎麼辦?

  樓格豪的班主任楊愛月老師

  於是格豪被安排在了第一排靠牆的位置,楊老師給他的椅子加上了厚厚的墊子和靠背,『他屁股上沒有肉,是用尾椎骨和脊柱在支橕上半身。』

  坐在批改桌對面的格豪能夠時時刻刻被老師看到,而他的媽媽開始了一年的陪讀。

  『我平時就待在走廊裡,後來學校給我找了個椅子讓我坐著。』說到學校和老師,葉萍滿是感激,『校長還擔心我這樣陪讀沒有生活來源,問我要不要在學校當清潔工。』

  從此,格豪就正式成為了這個班級的一員。

  除了因為身體和語言障礙的原因,沒有上過體育課和音樂課,格豪幾乎從來不缺課,也從不不缺席集體活動。

  風雨無阻,外婆每天抱著他坐公交車上學;班主任楊老師抱著他拍攝集體照;男老師抱著他參加消防逃生演練;同學用輪椅推著他參加學校運動會;和媽媽一起參加文藝匯演,擔任小品《誰是英雄》的主角……

  樓格豪參加學校運動會

  男老師抱著他參加逃生演習

  3

  靠眼神靠小動作,他和同學們相處妥妥的

  格豪這樣一個孩子,是怎樣『正常』地在一個普通班級學習成長三年的,語言障礙的他又怎麼和大家交流?

  靠眼神,小動作。這是同學和老師給記者的答案。

  當然,默契並非在一朝一夕間養成。

  『起立,坐下。』

  剛入學的小朋友提出,『老師老師,有個同學沒有禮貌,一直都沒有站起來過。』

  『同學們不是樓格豪同學沒有禮貌,是因為他生病了,站不起來。』楊老師趁機給同學們上了一堂關於安全、團結、互助的課。

  看到格豪下巴有個飯粒,同桌幫他擦乾淨

  當天中午,一個叫邵楚淇的同學,就把飯送到了格豪面前,『他身體不好,他先吃。』軟軟糯糯的小女孩開了一個好頭,從此,不管班級中誰第一個拿到午飯,都會主動先端給格豪。

  每個月班級會換一次座位,三年裡,格豪裡有過很多同桌,他們都『肩負』著照顧格豪的任務。一個叫呂帥萱的小女孩和格豪做了三個學期的同桌,最『懂』他。

  比如說,指指地上,一般是東西掉了需要撿起來;指指作業本上打著小叉叉有沒訂正的,是需要講解的題目;指指合攏的作業本,是要交給老師的;把腦袋轉到教室後面,是他想看課外書了……

  『他要幫助就會輕輕地拉我一下,一開始不知道什麼意思,後來就知道了。』照顧格豪的時候,呂帥萱從一個老師眼中大大咧咧略淘氣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姐姐』。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學能夠『猜』到格豪的小心思。

  同學們會幫他擦掉嘴角的飯粒,知道哪些字是格豪自己寫的,哪些是媽媽把著他的手寫的,他們會在課間和格豪玩『拳擊』的小游戲,看到他滑落凳子會三四個人合力把他扶起來……

  會給格豪講故事的馮炫愷

  葉萍說,兒子很幸運,遇見了一群天使,他們都很善良。

  班主任楊老師說,同學們也很幸運,學到了比課本上更珍貴的東西。

  同學們說,希望格豪能站起來,那樣體育課他就不用一個人在教室畫畫了。

  課間,同學們和格豪一起玩耍

  4

  別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

  錢報記者見到葉萍的時候,她正好抱著兒子走出教室。二年級開始,她便不再整天陪讀,不過還是每天中午來一趟學校,抱著格豪上洗手間。

  葉萍抱著兒子

  『有時候我忙不過來,楊老師會抱著他去,現在知道害羞了,不肯讓楊老師抱了。』葉萍說。

  在媽媽懷裡的格豪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可是除了臉頰,他的手臂、腿都很瘦,『他大概四十多斤吧,每天抱著都習慣了,沒覺得變重。』

  『別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

  不管媽媽回家多晚,格豪都會等著她檢查當天的作業,『他就擔心會沒有五角星。』

  格豪的作業,小女孩就是呂帥萱

  就在前幾天,格豪第一次向媽媽申請能不能休息一天,『媽媽,我好累,能不能明天休息。』

  『我當時告訴他,我不會幫你編借口,會告訴楊老師是你想休息,你上一天休息一天好了。』

  格豪說,不用的,只要休息一天就好了,也是三年裡唯一的一天。

  葉萍說,其實她知道,兒子在一天天變重,支橕上半身的尾骨和脊椎已經變形,上學對他來說是累的,但『我不能心軟,他在學校多多少少總能學到點什麼回來。』

  葉萍很慶幸格豪的腦癱,阻礙的是行動而不是思維。在她的眼裡,她一直希望格豪做一個男子漢。

  格豪想要一臺筆記本電腦,她就鼓勵他要多開口講話;格豪的手指很修長,要是能坐得住,葉萍打算送他去學鋼琴。

  葉萍希望通過她在背後推一把,能夠讓兒子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她說,生活中還有很多比自己不幸的人,不管是她還是格豪,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只是,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四年級開始,格豪會面臨一個重新打亂的班級和一位新的班主任,不知道一個未知的新環境格豪能不能適應。

  衣錦小學校長管建剛說,『只要家長放心把孩子送到我們這裡來,我們都會一視同仁。』

  像格豪這樣的孩子,私下裡學校會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比如兒童節,在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給這些孩子們多准備一份禮物。』

  管校長說,他理解葉萍的顧慮,不過不必過於擔心,『楊老師把樓格豪照顧得很好,其他老師也可以的。所有老師在耳濡目染中,都看到了楊老師的細致和周到,在交接班的時候一定會把樓格豪呵護照顧得更好。』

  假如有一天,格豪真的堅持不下來了,『我們會編排黨員老師隊伍,固定時間送教上門,定期為他輔導。前陣子有個孩子受傷了,我們就是這麼做的,可能做不到每天上門輔導,但是會給每一個在籍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

  來源:錢江晚報記者黃偉芬通訊員陳迎霞文/攝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