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六個原則。其中既有理念也有措施,全面且詳實,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裡程碑。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地球生態系統密不可分。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講話中提出,『作為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鏡子,給我們思考和探索未來全球治理模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寶貴啟示』,並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一個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奉行法治、公平正義,包容互鑒、共同發展的未來。將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當中,既是積極落實巴黎協定的現實回應,又是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體現大國責任擔當的實際表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立在地球生態系統之上的,穩定的生態系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備支橕。必須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體,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在我們這個13億多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可以說,這既為全球治理體系建設提供了最好范例,也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了最有力的貢獻。
建立目標責任生態文明體系
生態文明的5個體系建設落地有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立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目標責任、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安全等5個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以確保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及本世紀中葉的『建成美麗中國』兩個階段目標的實現。生態文明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包括自然生態系統也包括人類社會系統,既有物質層面利用率的提高,也有精神觀念層面的改進和昇華。須從生態文明制度入手,在目標責任、經濟體系的支橕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化,打造生態安全的保障體系。其中,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是關鍵。通過完善的監測、監督體系建設,不僅可以保障統計考核數據真實准確可靠,強化信息透明度,且對內能夠做到以成效取信於民,對外成為落實巴黎協定規定的具體體現,兌現承諾的自主貢獻目標,維護國家尊嚴和形象。
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這既需要政府推動,亦需發揮市場用。以我國碳市場和各地開展的排污權交易為基礎,以生態產品認證為抓手,消除市場壁壘,強化環境信息公開與披露,增強信息透明度,進一步利用市場機制,促使資源流向利用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產業和部門。同時,擴大社會監督范圍和力度,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全方位監督體系,讓排污者無處遁形,取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此外,企業尤其是行業主導企業應摒棄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的舊有觀念,樹立生態與發展共贏的新理念,以供給側改革為動力,積極投身綠色發展浪潮,將產業生態化,采用綠色生產方式,開發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提昇產業競爭力。
總之,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治理污染需要全社會共同發力,政府引導、多元參與的治理體系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不斷推進、逐漸完善的過程。我們必須不忘初心、堅持始終,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最終建成美麗中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