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習近平為科技強國『培土固根』
2018-05-29 20:05:02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來源:新華社

  央視網消息:『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再次吹響科技強國號角。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習近平高度重視科學技術領域的建設工作,從一系列重要論述到關心科技人纔培養,再到深入實地考察調研,他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工作發展,為我國科學技術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注入強大動力。

  聚集科技人纔『培植好人纔成長的沃土』

  近年來,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岩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中國科技創新取得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成果,凝結著我國無數科技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纔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纔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纔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纔成長的沃土,讓人纔根系更加發達,形成天下英纔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習近平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的講話中指出。

  『聚天下英纔而用之』這句話,習近平不僅口言之,亦身行之,很多溫暖的舉動激勵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

  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當看到93歲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和82歲的貴州省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站在代表們中間,習近平握住他們的手,請他們坐到自己身邊。兩人執意推辭,總書記一再邀請,最後兩人在總書記身邊坐下。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於敏院士獲最高科學技術獎。習近平彎下腰向坐在輪椅上的科學家頒發獎勵證書,並同他熱情握手,表示祝賀。習近平這一『禮遇』老一輩科學家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高科技人纔是一個國家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也是國家競爭諸多要素中的關鍵因素。發現人纔、培養人纔、留住人纔、吸引人纔、用好人纔,成為各國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除了在細微處關心、關愛人纔,還部署推進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科技人纔的切身利益。

  2016年5月,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纔制度體系,聚天下英纔而用之。

  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纔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現行人纔評價標准進行系統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纔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隨著人纔培養制度不斷完善,我國對人纔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根據教育部數據,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約54.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約43.3萬人,回流率達到79.43%。根據人社部2016年數據,2009-2015年我國人纔引進總數達4.4萬人。2016年,全國已經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21個,6.7萬名留學人纔在園創業。

  紮實創新之根讓科技強國『樹高葉茂』

  『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也是習近平在各個場合講話中提到最多的話題。關於科技創新,習近平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了如何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樹高葉茂,系於根深,矢志不移自主創新:要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提高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鼓勵我國科學家發起和組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如何實現發展動能轉化,如何讓經濟增長更優質更高效?

  2014年5月,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習近平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指出。明確的大方向,清晰的時間表。在習近平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制造2025、共享經濟、快捷支付、房屋短租、知識服務平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為人民生活帶來便利。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除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還深入一線企業工廠,考察企業創新情況、號召企業員工自主創新,鼓勵推出一系列制度措施激發企業員工熱情。

  2014年5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駕駛室察看。來源:新華社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在考察當地企業時,他聽介紹、看產品、進車間、問市場,重點了解企業自主創新情況。每到一處,他都同員工握手問候。考察期間習近平指出,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解決好『由誰來創新』『動力哪裡來』『成果如何用』三個基本問題。

  在習近平的部署下,聚焦科技人員和社會反映突出的體制機制問題,一系列科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文件與舉措頒布實施,讓廣大科研人員迸發出活力。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乾意見》下發,從八大方面提出30條修改意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同年9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圍繞十個方面提出32項改革舉措、143項政策措施,直指科技體制改革難點。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同時,強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協同。

  今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在實踐載體、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環境營造上下功夫,在創新主體、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持續用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體制改革使科技工作者的愛國熱情進一步轉化為科研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的科技成就讓國人倍感自豪!天舟發出首單『太空快遞』、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光量子計算機問世、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試飛……

  自主創新的『進度條』快速推進,一個個『國之重器』驚艷問世,中國科技界的自信心一次次被點燃,必將助推科技強國夢早日實現。(文/程祥)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