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馮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18-05-28 07:08: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海口5月27日電(記者 伍鯤鵬)時值初夏,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路鎮美德村的馮平同志紀念館綠樹成蔭,在庭院中身穿戎裝的馮平全身銅像的注視下,各地游客邁入青磚牌坊式樣的大門,追思烈士往日的風采。

  馮平,1899年3月出生於海南省文昌縣。1921年,他在華僑的贊助下考入上海文華大學,一年後考入廣東高等師范學校英語部讀書。在此期間,馮平開始大量閱讀革命書刊,接受共產主義思想,向往十月革命道路。1923年,馮平被黨組織選送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92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8月馮平回國,任中央農運特派員,在廣東省農民協會工作。同年10月,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討伐陳炯明、鄧本殷等反動軍閥勢力。1926年2月,任廣東省農民協會瓊崖辦事處主任。

  1926年6月,馮平在瓊崖第一次黨代會上當選為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委員兼軍事部長;同年8月任瓊崖農民協會主席。在馮平等人的努力下,海南各地先後建立起農會組織,農會會員近20萬人。

  1927年1月,瓊崖農民協會創辦瓊崖高級農民軍事政治訓練所,馮平任所長。他曾多次勉勵學員:『你們是海南農民運動的骨乾,將來農民打仗要靠你們帶領和指揮。你們要好好學習軍事,學會帶兵打仗。』他還提醒大家:『革命道路是不平坦的,前進中必然會有曲折,會遇到許多困難。要立志戰勝困難,爭取勝利!』

  1927年4月22日,國民黨新軍閥在海南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黨組織發動和組織群眾,領導『農軍』開展武裝斗爭,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7月,中共瓊崖特委將各縣革命武裝統一改編為瓊崖討逆革命軍,馮平任總司令。

  1927年9月上旬,瓊崖特委決定舉行全瓊武裝總暴動。馮平被派往西路,統一組織指揮瓊崖西路的澄邁、臨高、儋縣三縣的武裝暴動。11月,瓊崖討逆革命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馮平仍任總司令兼任西路總指揮。

  1928年3月,廣東省國民黨反動當局派大批部隊對瓊崖蘇區和工農革命軍進行『圍剿』。面對優勢敵人的進攻,馮平等決定將部隊分散活動,開展游擊戰。由於叛徒出賣,5月9日馮平在瓊山縣西昌地區仁教嶺被國民黨軍包圍,彈盡負傷被捕。

  在馮平同志紀念館裡,一幅連環畫記錄了馮平被捕後的場景:幾個國民黨兵抬著一個雙手被綁在竹椅上的青年往金江轉移。為了大造輿論,敵人不僅四處張貼『共匪頭馮平被擒』的布告,還特意選在金江鎮集日那天將馮平綁著『示眾』。

  馮平毫無懼色,對群眾進行革命宣傳。敵人對他勸降:『你如改變信仰,可以到省裡當官。』馮平義正詞嚴地回答:『我為革命生,也為革命死,何必白費心機!』『我個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1928年7月4日,馮平在澄邁縣金江鎮英勇就義,年僅29歲。

  『伯父的犧牲對我影響很大。我一定要繼承伯父的遺志。』馮平的侄子馮子平曾說。在伯父的影響下,他18歲從泰國回到海南參加革命,還專門把自己原來的名字『馮裕深』改為『馮子平』。『我一直用伯父的光榮事跡來教育我的子女和孫子們,用伯父那種堅定的革命精神和意志來鞭策他們。』

  時光荏苒,馮平曾為之揮灑熱血的故土也已從貧窮孤島變成車水馬龍的繁華之地。而在馮平犧牲的海南澄邁,當地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能熟練地背出馮平犧牲前那段慷慨激昂的誓言:『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殺了一個馮平,還有千萬個馮平!革命是殺不絕的,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