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貴陽5月25日電(記者萬秀斌、汪志球、程煥)貨源信息不對稱、交易效率較低、貨車大量空駛……針對公路貨運痛點,貴州本土企業『貨車幫』歷時3年打造了覆蓋全國的公路物流互聯網信息平臺。如今,『貨車幫』與國內另一家公路物流企業『運滿滿』合並組建滿幫集團,平臺實名認證司機用戶已達520萬、貨主數量125萬,每天運費交易120億元。企業還以歷史交易數據和行為數據構建用戶征信體系,衍生出卡車銷售、二手車交易、貸款服務等一系列增值業務。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從規劃設計到產品應用,貴州營造先行先試、鼓勵創新的發展氛圍。兩年前,李為衝辭去國際知名企業首席技術官職務,在貴陽創辦易鯨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短期內就開發出自主可控的數據庫。然而,新產品應用一度進展緩慢。貴陽帶頭『吃螃蟹』,在8家市屬單位試用易鯨捷數據庫。目前,易鯨捷已拿下多家世界知名企業訂單,為國產數據庫贏得高端市場。
推動深度融合,培育大數據產業體系是基礎。近年來,苹果、高通、華為、騰訊以及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等知名企業和重要數據資源項目紛紛落戶貴州,滿幫、白山雲等一批本土標杆企業快速成長壯大。貴州已初步形成包括數據存儲、清洗加工、數據安全等核心業態,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關聯業態,服務外包與呼叫中心、電子商務、大數據金融等衍生業態的大數據全產業鏈條。
推動深度融合,拓展大數據應用空間是關鍵。以大數據為牽引,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湧現,催生貴州雲鏈服務、智慧旅游、共享經濟等新業態。貴州白山雲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雲分發、雲存儲、雲聚合等『雲鏈』系列產品,為客戶定制高效的數據內容應用和交換服務,其雲分發關鍵技術可使頁面刷新速度提高400倍。目前,白山雲公司已擁有微軟、小米、美團等300餘家海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用戶。
推動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昇級是重點。貴州持續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行動,助推一批傳統企業加快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進程。迄今,全省已有1600多戶企業實施轉型昇級,完成技改投資逾1000億元。2017年,貴州邀請西門子、阿裡巴巴等全球上百家大數據企業,組成『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服務隊』,為實體經濟量身定制318個解決方案,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貴州航天電器公司就是通過定制方案,運用柔性智能制造模式,使產品研制交付周期縮短3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0%。
2017年,貴州大數據企業增至8900多家,產業規模超過1100億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分別為37.2%和23.5%,均居全國前茅。
《人民日報》( 2018年05月26日01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